【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卡舒巴]“他者的”遗产:城市文化、市民社会与城市展望
  作者:[德] 沃尔夫冈·卡舒巴 (Wolfgang Kaschuba)   译者:安德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1-18 | 点击数:9447
 

【摘要】随着大量人口不断涌入城市的“城市化浪潮”日益加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已逐渐成为全球化时代所有社会中文化景观的核心问题,这使得对城市文化与城市社会的关注,成了民俗学、民族学者在以往有关传统村落社会的研究之外,不得不面对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主要以对欧洲城市的观察为基础,梳理了现代化语境和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社会与城市文化发生的诸多变化,分析了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向以及民俗学、民族学者在城市文化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应尽的责任,尤其揭示了在不同的领域,传统是如何与新的时代发展需求相结合,来形成新的文化资本与生活方式的。

【关键词】城市;城市文化;市民社会;城市图景


  今天,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全世界,所有的大报、杂志以及有关近年来人口调查的报告中重复率最高的头条信息,是这样一句既简单又平常的表述:“在全世界,城市化的浪潮方兴未艾。”——当然,我对中国读者引述这句话,简直就是“把大米带到中国”,有些多此一举!

  不过,从全球范围来看,这一表述可谓既陈旧又富于新意。说它陈旧,是因为早在五十年前人们就已经用这样的话语来描述当时的现象;说它富有新意,是因为与五十年前不同,城市化的浪潮已经使全世界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当中。据推测,到2030年,全世界会有三分之二的人居住在城市。

  所以,就目前的这种城市化浪潮来说,最值得注意的并非它的基本过程,而是它实际进展的时间、它新的发展方向及高度剧烈化的强度——一句话,是正在变化的因素。众所周知,在现代历史上,正是城市充当了促成大规模移民、集中生活与大众文化等多种现代性表现形式的场所。不过,这种现代城市,在19和20世纪,却始终是按照富有意义的空间、社会与文化的秩序来建立的。作为经过历史发展而来的一个概念,“城市秩序”为大众生活与大众文化的伟大历史性、社会性实验提供了特定的框架与方向,从中可以看到有关城市的三种理念:即把城市视为一个“多元化”的场所,一个“开放城市”,以及一个“市民社会”(civic society),这实际上也就是促成“城市”文化和文明的特定理念。所以,持续进展的城市化浪潮所带来的压力,实际上是对这种宏大的城市“文明化事业”(civilising project)的威胁,因为它可能使明天的城市变成一个无组织的空间——人口过剩,社会无序,文化上不定型。

  我知道,我们民俗学者或民族学者的学科传统并不关注城市文化(urban culture),也没有那种预测学或未来学的操作视角。但是,如果我们今天不得不加强对城市的关注和研究——我认为这是作为民间文化和大众文化研究者不可回避的任务——我们就会看到,至少从目前开始,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将代表着全球化时代所有社会中有关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核心问题。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包括老传统和作为城市核心遗产的新兴市民文化。我也知道,如果我在这里把“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和“城市文化”结合在一起来讨论,就会存在概念上的问题,因为这两个概念过去似乎属于民俗学和民族学中两个不同的研究范畴:“文化遗产”代表着有关历史和传统的观点,“城市文化”则代表着有关社会变革与未来的视角。不过,我认为,受日益加剧的全球化、人口流动与移民,以及知识与文化的数字化等影响,这两个概念将会越来越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而这种全球范围内空间与文化的震荡与混合,也为我们的民族志工作创造了新的条件与挑战。

  以上我简单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民俗学者和民族学者现在必须“收养”自己的第二个孩子:过去关注“村落”,现在是“城市”;过去关注“农民文化”,现在是“城市文化”;过去关注“古老的乡村传统”,现在是“他者”(other),是“现代遗产”(modern heritage)。这正是为什么我要讨论欧洲与中国的“城市遗产与未来”问题及我们民族志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的原因,也是为什么我要集中讨论城市“文明化”问题的原因。因为这种文明化既代表了历史遗产,也代表了城市的未来资本,而这两个方面都应该是我们的话题。下面,我会首先简短地介绍一下现代城市的初始情况——我的范围和例子都来自我所生活并熟悉的欧洲。然后,再介绍我对从今往后十五到二十年城市与市民文化的一些片断式的思考:正在发生的是什么?谁将拥有城市的明天,谁将“生活”在城市?在这些过程中,我们研究者又能够发现什么样的任务?

  一、现代城市遗产:异质的 (heterogenous) 与文化化的 (culturalized)

  从前面的介绍来看,大家可能已经感受到我有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因为我所讨论的城市类型及其市民文化,主要限定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这直至今天似乎都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在欧洲,城市不仅代表着工作与生存的场所,同时也以新的方式代表了人们居住和热爱、消费和娱乐的“有吸引力的”的地点。因此,“欧洲城市生活方式”在今天首先预示着有关“好生活”的观念,也就是生活在社会安定、文化多样、知识活跃、经济上成功、政治及性观念宽容的环境当中。我们知道,这些有关城市的想象并不总是能正确反映所有城市的状况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但它们却描绘了我们共同的愿望,同时也对不断增长的城市化浪潮具有解释作用:因为人们都希望能够获得城市的优越生活。

  在一些相对贫穷的城市,情况又很不一样。在那些地区,比如非洲、南美和印度,向城市移民往往意味着离开农村的家园,意味着家庭的分离,意味着找工作的巨大压力,意味着居住在贫民窟,意味着妇女遭遇的暴力,意味着在孟买、墨西哥城一类超大城市中面临的恶劣生存条件。但在中国和美国,城市发展走的是跟欧洲相似的道路。不过,我们还是不该忘记,并非所有城市居民都能够享受“现代生活”,比如流动工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以及流浪者。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倩怡】

上一条: ·[艾伯华]中国对民俗的使用
下一条: ·秋山利辉:《匠人精神》摘录
   相关链接
·[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刘婷 刘会惠]城市化转型中民间信仰的动态构建
·[刘朋鑫]近代上海城市宣卷人考论·[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
·[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
·[满俊廷]城市咖啡节:基于趣缘与业缘关系构建的都市新民俗·[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遗保护·[徐赣丽]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
·[刘文江]“类民俗”与城市经验文化·[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张丽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自我调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