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语
最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博士对本次论坛作学术总结。她指出,本次论坛发言者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主题进行了很好的阐释,并一致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代化一方面使非遗面临濒危的处境,另一方面又给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非遗的保护带来契机。根据她的总结,围绕第一个议题“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与会代表认为,现代化是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在工业化带来的文化价值标准化的背景之下,文化多样性弥足珍贵,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非凡。围绕第二个议题“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与会代表认为,文化变迁是现代化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化变迁与非遗的再创造相契合,而非遗的再创造也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围绕第三个议题“现代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与会代表均认同非遗保护的关键在于人的实践,非遗的传承与再创造必须依靠人。因此,在把握非遗传统传承规律的基础上,需要利用现代教育体制中的多种方式进行传承人群的培养。总的看来,此次论坛的发言不仅有资源的介绍和个案的分享,也有成功的经验与理论困惑,都体现了与会代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与研究路径探寻的执着。
本次论坛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题下,按照“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文化变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创造”以及“现代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养”这三个议题展开讨论。这三个议题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各报告人通过对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的讨论,认为现代化与工业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这一潮流下非遗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其价值弥足珍贵。在文化变迁与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历程中,非遗同样是其重要的动力和源泉,而以非遗传承为目的的现代教育也已具备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其经验值得总结与探讨。在为期一天半的研讨中,与会代表形成了非遗的传承与再创造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现代教育应用于非遗传承具有必要性等一系列共识。此外,根据论坛闭幕主持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的总结,本次论坛还形成了“对非遗概念的再界定”、“对‘公约’的再思考”和“对保护的跨界交流”等三大亮点,值得作为今后非遗保护者、研究者和传承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马千里 孟令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房山,102488)
(本文刊于《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5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