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load/userfiles/msyj201601_450.jpg)
《民俗研究》
2016年第1期(总第125期)
目录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民俗研究》创刊30周年纪念
|
|
|
草创时期的《民俗研究》
|
徐经泽 口述
赵洪娟 王红霞 整理
|
5
|
天时、地利、人和
——《民俗研究》创刊琐忆
|
简涛
|
9
|
李万鹏先生与山大民俗学
|
叶涛
|
12
|
民俗研究的魅力
——《民俗研究》创刊30周年感怀
|
刘德龙
|
15
|
《民俗研究》30年发展及存在问题分析
|
刁统菊
|
18
|
《民俗研究》“山东民间艺术”载文状况的统计分析
|
丛培兵
|
21
|
|
|
|
学术访谈
|
|
|
“污名化”与残疾人及残疾人叙事研究
——美国民俗学家艾米·舒曼教授访谈录
|
[美]艾米·舒曼 李向振 赵洪娟
|
28
|
个体叙事中的“资格”与“移情”
|
[美]艾米·舒曼 著
赵洪娟 译 李向振 校
|
37
|
|
|
|
民俗学史
|
|
|
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与扭结
——兼论顾颉刚先生对两学之贡献
|
赵李娜
|
43
|
从“笑话研究”到“笑话学”:
基于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展望
|
王旭
|
52
|
中国冥婚习俗研究综述
|
姚彦琳
|
60
|
迂回与进入
——西方汉学家山东地域文化史研究的叙事策略反思
|
刘志
|
71
|
|
|
|
民间信仰
|
|
|
信仰基础:理解农民宗教信仰区域差异的一个框架
|
杨华 欧阳静
|
78
|
人生仪礼、家庭义务与朝山进香
——冀中南地区苍岩山进香习俗研究
|
华智亚
|
89
|
灵、份与缘:民间信仰观念与人群结合
——以保生大帝信仰为例
|
王立阳
|
99
|
|
|
|
民俗观察
|
|
|
“一国”的文化共享:
《中国年俗》的民俗国家化过程探究
|
宋颖
|
107
|
青藏地区冬虫夏草的经济形态和文化变迁
|
范长风
|
118
|
南北文化融会与诗意化营造
——济宁近古宅第园林的民俗文化蕴义
|
高飞 张静
|
129
|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
记忆重构、公共记忆与国家话语
|
王明远
|
136
|
木头变黄金:
尼泊尔菩提的跨国流动
|
李静玮
|
143
|
|
|
|
《民俗研究》2015年总目录
|
本刊编辑部
|
15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