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傣人的天琴之缘】
壮族姑娘小的时候,村里年老一辈的天琴弹奏者就会鼓励年轻人去学习天琴,但不是强迫他们去学习,而多以年长者口吻劝解他们去学习天琴的技艺。
“男孩子生性顽皮,因此愿意学习天琴的大多是女孩子,她们在几岁的时候便开始学习天琴技艺。”壮族姑娘如是说。并且在特定的地点,屯里人选出适合教孩子们学习的“老师”统一教,学习天琴之余,“老师”们还会教她们唱祭祀歌谣和一种挂在脚上伴随天琴演奏铃铛的方法,这种铃铛一串一串连在一起,一串十几个铃铛,挂在脚上随着祭祀音乐的节拍一起抖动身体时,正好与天琴的节拍配合得恰到好处。
【传承的危机】
“平时除了节日或者外出表演,她们都不弹奏天琴,现在年轻人对祭祀活动的兴趣越来越少了,因而大家也慢慢地不学天琴了,但是老一辈的人还是十分的看重。”壮族姑娘无奈地说。并且,她向我们表示,虽然随着天琴的知名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来拜访,研究天琴和“求务”,甚至许多国家的学者都纷纷慕名而来,所以当地的政府也斥资打造了“美女村”,以便于宣扬侬峒节的“求务”文化。但由于“美女村”并非有祭祀仪式的传统,强行给当地的原住居民这些新形式,必然会造成了他们的不习惯、不合作。所以“美女村”一直都名存实亡,这不仅让传承原滋原味天琴与“求务”仪式不能走上正道,反而越走越远。
“也许是我们住得比较偏,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年轻人就仅仅是知道有这种文化而已,并没有想过它们到底有什么意义。”壮族姑娘带着平淡的语气把这句话说了出来。壮族文化渊源流长,却在现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慢慢地走向衰落,这不仅仅是民族乐器的遗失,也是“求务”文化的遗失。这也是民族文化需要重视建设的原因。
继续浏览:1 | 2 | 3 |
【本文责编:郑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