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哈森 田兆元: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元素
  作者:哈森 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24 | 点击数:9356
 

  欧美民俗学规范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

  哈森: 从汤普森以来的民俗学研究以欧美的民俗作为研究对象,对于非洲、中东和中国的民俗缺乏了解。因此,他们建立的规范并不适合对于这些地区的研究。显然,我们的研究不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模式来套。

  田兆元: 拿一个现存的理论来套现有的民俗材料,这样的方法太过简单了。理论来源于实践,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但是,中国的民俗学有些失去自我发展的能力,跟在别人的后面作最简单的模仿和套用。我们要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才能与以保护文化多元性为基本诉求的民俗学相符。

  哈森: 我研究民俗没有不采用心理分析理论的,借助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研究理论。你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获得数据。奖励或者惩罚,都是人格成长的要素。这基本就是心理认知中的动力机制。心理认知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怎样学习、为何学习、怎样忘记、怎样养成习惯,所有这些都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些规则。它们每天都发生,存在于民间故事、歌谣的传承中。

  田兆元: 哈森教授将传统的民俗学研究方法与创新性研究结合起来,值得我们学习。对于中国民俗学来说,向世界学习很重要,挖掘中国民俗学的传统也很重要。我认为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俗学只是中国民俗学传统的一个阶段。中国民俗学的传统资源、民俗思想的传统、民俗材料的记载、民俗历史的轨迹,都是极为丰富的。所以,我们首先是两个学习,学习研究国外的民俗学的理论方法,学习研究中国古代民俗典籍的思想和观念,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我们不可能一步登天,可以先进行民俗研究的局部创新,然后带来整体的理论创新,包括研究视野拓展和思路的开拓。

  中国民俗学面临着巨大的应用空间,中国民俗的现实发展也是民俗学发展的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民俗学正承担着民族国家认同的职能,承担着社会管理的职能,承担着文化遗产保护的职能,承担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职能,但是它更应该承担起建立公序良俗的社会风气的职能,承担起改造人们功利主义心灵的职能。我相信,中国民俗学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将迎来一个理论建构、学术进步的黄金时代。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1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书写口头艺术的诗性之美
下一条: ·卡舒巴 安德明:从“民俗学”到“欧洲民族学”: 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的转换
   相关链接
·[田兆元]“元宇宙”神话叙事与谱系构建·[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游红霞 田兆元]谱系观念与妈祖信俗的非遗保护·南京:让传统文化“携手”现代科技
·[田兆元]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与神话资源转化·[田兆元]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
·[田兆元]研究当代神话可以写在神话学的大旗上·[田兆元]中国春节:节庆符号背后的文化叙事
·[游红霞 田兆元]谱系观念、朝圣与妈祖信俗的非遗保护·[田兆元]毛衣女故事之生育互助问题——传统叙事的向实研究路径
·[田兆元]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田兆元]文化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田兆元:年味营造与代际传承
·[田兆元 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田兆元、林美容对话:文化圈与信仰谱系——海峡两岸民间信仰的比较研究
·[田兆元]“龙的传人”文化符号形成的历史依据·[田兆元]传播视野下的学科发展研究
·[田兆元]民俗研究的谱系观念与研究实践·[田兆元]流动的虬龙——琉球探索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