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哈森 田兆元: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元素
  作者:哈森 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24 | 点击数:9386
 


  民俗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要素,是社会构成最富有认同感的
文化要素,也是不同的文化群体区别于他者的基本标识。它是在
一定时间和空间下形成的具有特质的文化类型,是我们世世代代享用的精神资源。
──编者按

  对谈人:
  哈 森 (Hasan M.EI Shamy):美国著名民俗学家,曾任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系系主任
  田兆元:华东师范大学人类学与民俗学研究所所长

  “风俗建设是社会建设最重要的任务”

  哈森: 民俗是文化的一种分类,它有文化内涵和形式两方面的东西。文化是人造的环境,不能被生物性地遗传。人类必须经过学习的过程,即文化适应(inchlturation),学习他所出生社会、社区的文化。所以,一个婴儿出生后需要学习语言、礼仪、风俗、宗教、价值观等等。民俗可能是文化所是的任何东西。它可能是语言、社会组织、礼仪、习俗、信仰、知识、仪式、宗教、幽默、娱乐、社会交往等。这些其实都是传统文化。民俗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让一个生物的人通过学习成为一个社会的人。

  田兆元: 在我看来,民俗是生活的华彩乐章,是那些提升日常生活境界的文化要素。民俗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即传统与文化的活态形式。它是经过千百年岁月的淘洗,留下来的文化精华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民俗对于特定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功能,因此,民俗对于当代社会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哈森: 您主要从社会功能来定位民俗,我侧重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定位民俗,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因为民俗都是关于人的文化形态。个体在童年的时候,民俗就出现在他的生活中,影响他的一生,直至死亡也受传统民俗的影响。民俗是与人的生命相伴随的存在。民俗必须是传统的,传统需要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性。很多民间故事都有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历史。还有习惯、迷信、仪式、艺术等,从一代人传承给下一代人,这些都是学习的过程。

  田兆元: 您关心的是人怎么在民俗的教育下成长,我关心的是社会怎么在民俗的影响下建构起来。我认为民俗是一种复合结构,由叙述体系与行为体系复合构成。民俗要达到构建社会的功能,必须具备文化含量高、规则性强、富有审美特征这三个方面的属性。说民俗的文化含量高也就是说它是文化的精华。比如节日庆典,像中国的春节、端午节,西方的圣诞节,都超越日常境界,是审美的又富有信仰的综合文化形式,是不折不扣的文化精华。因此,我国政府将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是基于传统的文化战略举措。

  哈森: 民俗有特定的空间。一个社区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其中的民俗,并将其传播出去。这就是空间上的延续性。民俗是其他层级的文化的基础。流行文化也有空间的延续性,但没有时间的延续性。精英文化抵挡得住变化,但要有精英化的机构来保证传承的精英化和准确性,否则就很难流传。但民俗可以自我流传,家庭、社区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传承。这就很了不起。

  田兆元: 中国的政治家早就看到民俗的这种伟大力量,努力把自己的主张变成一种习俗,化礼成俗。中国古代的多数王朝,强调以孝治理天下,强调家庭稳定以维持国家的稳定。但是光靠政令有什么用呢?光靠四书也不行。推行孝道得靠风俗。所以,我们传下来的出生礼、婚庆礼仪、祝寿礼仪、节庆礼仪、丧葬礼仪等民俗形式,大多将孝道贯彻其中。这就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古代王朝结束后,有些基本礼仪还在,因此文化就会延续和发展。可见,风俗建设乃是社会建设最重要的任务。

  哈森: 民俗可以离开统治者延续,是稳定的文化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死气沉沉。一个故事在被复述的过程中就产生着变化,虽然这些民间故事流传了好几个世纪,但它们经历了变化,民间故事的叙事在人们的嘴唇上“活着”。然而,当民间故事被文本化,它就“死”了,被“冰冻”起来了,就像是生物学上的“假死状态”。所以民俗必须是活着的。

  田兆元: 把我们的观点综合起来,民俗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的要素,是社会构成最富有认同感的文化要素,也是不同的文化群体区别于他者的基本标识。它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形成的具有特质的文化类型,是我们世世代代享用的精神资源。民俗学也就是对于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研究的科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报》2011年9月1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书写口头艺术的诗性之美
下一条: ·卡舒巴 安德明:从“民俗学”到“欧洲民族学”: 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的转换
   相关链接
·[田兆元]“元宇宙”神话叙事与谱系构建·[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游红霞 田兆元]谱系观念与妈祖信俗的非遗保护·南京:让传统文化“携手”现代科技
·[田兆元]神话的三种叙事形态与神话资源转化·[田兆元]创世神话的概念、类型与谱系
·[田兆元]研究当代神话可以写在神话学的大旗上·[田兆元]中国春节:节庆符号背后的文化叙事
·[游红霞 田兆元]谱系观念、朝圣与妈祖信俗的非遗保护·[田兆元]毛衣女故事之生育互助问题——传统叙事的向实研究路径
·[田兆元]城市化过程中的民间信仰遗产保护研究·[田兆元]文化传承要“见人见物见生活”
·[田兆元 刘慧]高校联盟模式下的节日文化谱系建构·田兆元:年味营造与代际传承
·[田兆元 游红霞]高校社区节日文化的建构与民俗学学科发展研究·田兆元、林美容对话:文化圈与信仰谱系——海峡两岸民间信仰的比较研究
·[田兆元]“龙的传人”文化符号形成的历史依据·[田兆元]传播视野下的学科发展研究
·[田兆元]民俗研究的谱系观念与研究实践·[田兆元]流动的虬龙——琉球探索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