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张亚辉]皇权、封建与丰产
————晋祠诸神的历史、神话与隐喻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张亚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22 | 点击数:15406
 

  圣母抢占了唐叔虞的正殿,而且接二连三地得到朝廷的封号,自然地位就要比叔虞高了。在《谢雨文》中,姜仲谦说“致祭于显灵昭济圣母、汾东王之祠”,已经将圣母排在了叔虞之前。元好问在《惠远庙新建外门记》中就已经表达了对此事的不满:晋祠本以祠唐侯,乃今以昭济主之,名实之紊久矣(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23)。但唐叔虞毕竟是儒家正统的代表,并没有那么容易就被压制下去,到了元至元四年(1267年)弋彀撰《重修汾东王庙记》的时候,唐叔虞的地位已经开始隐隐回升了,该文云:“故五岳牲醴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其余视伯、子、男。其或品秩不明,尊卑之杂糅,则虽粢盛丰洁,牲牷肥腯,神其飨之乎?”(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25)就已经表示了对晋祠品秩不明的不满。后文中又说:“然则王祠之在此其来远矣,怠天圣后改封汾东王,又复建女郎祠于水源之西,东向。熙宁中始加昭济圣母号,则其品秩明矣。”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是以立祠和加封时间之先后来论证“品秩”的,其用意在于扬叔虞而抑圣母。而阎若璩却以为,“弋彀撰重修汾东王庙记,亦云女郎祠建因改封汾东王之后,则其相因而及意在矣”(阎若璩,1973:卷五),弋彀之意被误读成对邑姜身份的论证,其谬何远矣!到元至正二年(1342年)王思诚撰《重修晋祠庙记》之时,就已经再次将唐叔虞放在圣母殿之前了:其殿之北面南向日唐叔汾东王,西面东向曰显灵昭济圣母(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33)。但眼看唐叔虞就要翻身成功的时候,元代气数已尽,天下易主,朱元璋接管了这个历来以造反著称的城池。明朝打下晋阳之后,首先给圣母封号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两年后又改称“晋源之神”,而唐叔虞则只是从“汾东王”改回本名而已。

  朱元璋册封圣母,其目的与赵宋改晋祠主神为圣母几乎是一样的。这次封号再次将唐叔虞打入了冷宫。洪武七年(1374年)晋阳府相率领一千人马拜谒晋祠时,竟直接称晋祠为“广惠显灵昭济圣母之祠”(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38),根本没提唐叔虞。景泰二年(1451年),太常寺寺丞李希安来到晋祠,同样只致祭于广惠显灵昭济圣母,将唐叔虞撇在了一边。天顺五年(1461年),茂彪撰《重修晋祠庙记》,未知有意无意,通篇只提“晋祠”,既没有圣母,也没有叔虞,但通篇都以报答求雨有应为主题,可见仍旧是将晋祠看作圣母之祠的。成化二十年(1484年),皇帝御制碑文,遣太监来晋祠祭祀,所祭之神仍旧只有圣母一个。一直到嘉靖二十六年(1545年)苏佑撰《重修唐叔虞祠记》时,唐叔虞才再次出现在官方文献当中。文中有记:“自至元迄今二百余年,栋梁摧折,不蔽风雨,神失所栖,祀事弗虔。其旁所谓圣母祠者,香火日极崇奉,而唐叔虞之祠,顾寂寞水滨,不知为正神”(晋祠博物馆选注,2001:46)。唐叔虞祠居然从元代重修过一次之后,长达200多年时间内再没有重修过。可见朱元璋一纸文书的影响力之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彭兆荣]连续与断裂:我国传统文化遗续的两极现象
下一条: ·[董磊明 李蹊]人情往来与新“差序格局”
   相关链接
·[岳永逸]当代北京民众话语中的天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