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艺术》2015年第4期 总第125期
目 录
栏目与篇名
|
作者
|
页码
|
德靖台地壮族仪式剪纸
|
许晓明 供图
|
封面
|
皮影雕刻·小生元帅·张飞
|
薛宏权
|
封底
|
|
|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选介
|
|
|
“器物、手工艺遗产于关中文化研究”项目简介
|
孟凡行
|
封二
|
“器物、手工艺遗产于关中文化研究”项目主持人孟凡行简介
|
|
封三
|
|
|
|
学界名家
|
|
|
杂糅中滋补营养 博采里成就自我
——我的学术研究回顾
|
周星
|
5
|
学术寄诗性 跨界践情怀
——周星学术研究评介
|
任晟姝
|
11
|
|
|
|
前沿论坛
|
|
|
国际法中的“艺术”“艺术价值”及“艺术品” |
周超
|
18
|
城市艺术田野与“音乐上海学”
——艺术人类学三人谈之四 |
洛秦 胡斌 王永健 |
26 |
神话·图像
|
|
|
从玉教到佛教
——本土信仰与外来信仰的置换研究之一
|
叶舒宪 公维军
|
35
|
|
|
|
视觉人类学
|
|
|
民俗现场的物象表达及其视觉“修辞”方式
|
邓启耀
|
43
|
岩石艺术的萨满教起源假说辨析
|
李世武
|
51
|
|
|
|
文化遗产关键词
|
|
|
栏目主持人语 |
彭兆荣 |
55
|
茶
|
肖坤冰
|
55
|
行业
|
魏爱棠
|
62
|
|
|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
|
文化边界上的道器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拉卜楞唐卡艺术
|
牛乐
|
68
|
传统的承续与修复
——访杨柳青年画传承人
|
霍庆有 郭平
|
74
|
|
|
|
艺术考古
|
|
|
南北朝帝陵壁画墓的图像体系讨论
|
汪小洋
|
85
|
误解与重读:北朝图像艺术中的“领带”“帔”与“领巾”
|
|
92
|
|
|
|
海外视域
|
|
|
日常生活美学: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
|
范丹姆 著 李修建 译
|
100
|
超越艺术人类学
——古巴“音乐生成”的理论素描
|
田中理惠子 著 陈昭 译
|
106
|
|
|
|
谣言探究
|
|
|
谣言生产和传播的职业化倾向
|
施爱东
|
111
|
|
|
|
黄土文明研究
|
|
|
古道黄河:周秦故地考察记
|
徐新建
|
118
|
亦汉亦蒙:身份表述中的多民族格局
|
姜约
|
124
|
|
|
|
文化研究
|
|
|
宋代民间“说话”的形成与民间信仰
|
高有鹏
|
130
|
《诗经·鸱鸮》与周人冬月傩禳鹰隼之礼
|
尹荣方
|
136
|
|
|
|
艺术探索
|
|
|
霍尔文化研究视域中的艺术传播理论研究
|
甘锋 李盼君
|
143
|
“帝国映射”与“崇儒教化”:
南宋画院人物画政治功能的两种类型
|
冯鸣阳
|
150
|
广西马骨胡音乐创作改编思维模式的传承与创新
——以马骨胡曲《壮乡春早》为例
|
朱创伟
|
159
|
|
|
|
发现异邦
|
|
|
圣物的流转:墨西哥印第安琥珀的现代化历程
|
张青仁
|
162
|
|
|
|
学界资讯
|
|
|
礼俗传统与当代社会治理——
“礼俗互动: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
|
张兴宇
|
166
|
|
|
|
封底皮影作品作者薛宏权简介
|
魏力群
|
67
|
稿约 |
|
34
|
购阅启事 |
|
6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