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广东举行民俗文化研究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岭南祠堂文化研讨会
  作者:中国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0-20 | 点击数:2889
 


  10月11日,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岭南祠堂文化研讨会在汕尾市红海湾隆重举行。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主要领导、各地市民俗研究会会代表、学者共100多人出席了大会。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著名民俗专家安德明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杨秀教授到会,并作了精彩讲话。

  大会首先由副会长罗以法宣读了广东民俗文化的奠基人、名誉会长刘志文先生给大会的贺信,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刘志辉代表上一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总结,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名单,推选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肖海明为新一届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推选李蓝田、邓启耀、张福铭、陈汉初、胡志强、李筱文、蒯锋毅、凌建、朱卫国、江金波、谭白薇、潘剑明、蔡惠尧、黄海妍、张翠玲、刘晓瑾、罗以法、陈锤为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推选周黎为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在接下来的岭南祠堂文化研讨会上,来自北京著名民俗专家安德明教授、杨秀教授作了主题报告,广东各地民俗专家代表分别就各自的研究领域和成果作了报告,就岭南祠堂文化过去、现在、未来进行了阐述,对岭南祠堂文化的建设、保护和引导、方向展开了讨论,并向新成立的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汕尾红海湾分会颁了牌。

  会议期间,与会嘉宾学者受邀观摩了惠潮梅三州十八县陈姓大宗祠“德聚堂”重光庆典活动。独特的祭祀程序、地方特色祭品和文艺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汕尾当地有关部门的陪同下,嘉宾学者一行还考察了红海湾遮浪城隍庙、遮浪祠堂文化一条街、宫前妈祖庙等。

  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成立26年来,在中国民俗学会的关心和广东省文化厅的指导下,在历届理事会的带领下,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广东文化强省的决定,挖掘广东文化遗产,促进各地开展民俗文化活动,为区域性地方文化建设与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一届理事会,将继续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将广东民俗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中国网)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10-16 08:55:0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会议通知]“经典概念的当代阐释:过渡礼仪的理论与经验研究”
下一条: ·深刻认识民俗资源的历史内涵与现实价值
   相关链接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王丹]融入国民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实践路径研究·[汪德生]乡村振兴战略中保护传承和有效利用祠堂文化的思考
·[季中扬]新乡贤与乡村民俗文化治理·[高忠严]重塑“地方感”:作为象征的昭君节和藏山大王庙会
·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张怀群]乡村振兴时期民俗现场暨文化变化进行时调查
·[叶晓华]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传承试探·[杨安琦 宋娟] 论宋代民俗文化传播
·[席建立]乡村振兴中的民俗文化流变·[武振宇]民俗文化视域下山西忻州方言俗语解读
·[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马娇娇]皮影戏民俗文化的嬗变及对乡村社会资本的影响
·[吕涛宇]试析《广东新语》所见广东的民间信仰体系·[刘欢]乡村振兴、文旅融合背景下民间绣活(夏布绣)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