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后半部分六章主要分析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几种基本模式:社区主体自我保护、政府保护、生产性保护、市场保护、学者参与保护,再以韩国法圣浦端午祭为例,介绍了多方参与的域外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最后一章是对我国申遗和保护运动的反思。这部分各章虽然关注当下流行的诸多保护模式,但出发点主要不在于开出文化遗产保护的良方,而是想以当代中国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为研究对象,对这一运动中各种力量给传统民俗文化带来的影响及变迁进行讨论,尤其是对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被建构为文化遗产的现象做出深入的剖析。
第七章的主题是讨论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在传统社会,或者说在没有外来力量介入的时期,文化是在社区内部由民众自我传承的,从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而言,也主要是社区内部的自我保护。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多关注单项知识或技艺等的保护,而不大重视文化遗产生存的空间以及文化对于社区民众的意义,对于依托社区民众自身的力量进行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能性并没有系统性的阐述。本章根据广西融水苗族坡会群的具体案例,较为充分地论述了依托社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文化主体的重要意义及其本真性等问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保护更有效,更实用,也更可行。笔者认为有必要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证文化遗产之社区保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社区保护有助于增进社区民众的幸福和利益,促进社区进步;社区保护就是要依靠地方民众的力量和以地方民俗的方式来进行,从而更有可能保证文化遗产的本真性;社区保护可以促使文化遗产在原生地继续生长,并唤醒甚至复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其他文化元素。
政府办节曾经是近二、三十年里中国各地的一个普遍现象。第八章是从对贵州省台江姊妹节这一个案的具体分析入手,探讨了传统节日在当代的保护实践中,政府介入管理的目的、意义、作用、趋势和得失,阐明了政府介入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本章涉猎的主题缘于2004-2005年笔者参加文化部民间民族文艺中心的课题,虽然当时对节日文化传统的保护尚没有明确地提升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但有关的基本思路却是一致的。因此,相关讨论对于今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有参考及借鉴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和商品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和整个文化生态的破坏几乎成为无法阻挡的现实,因此,寻求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更生其功能,使之以新的形式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下得以延续,实在是非常必要。另一方面,文化遗产因其本身的价值,也天然地成为优质的旅游资源。政府和企业在日渐高涨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呼声中,都把目光投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现实中也屡屡有诸多开发的实例。文化学者大多看到了此类开发所带来的粗制滥造和庸俗化、虚假化等问题,而没有看到由于旅游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文化传统的复兴,并激发了文化主体在恢复传统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有鉴于此,第九章论述旅游开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从旅游业经营管理规律和国外文化遗产旅游的实例出发,提出了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建设开发式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的主张。笔者还特别提示了学者的介入对于降低文化的流失、损毁和促进文化产业化之效应的重要作用,这也是中国应用民俗学研究急需用力的目标。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相关但又有区别的是生产性保护模式。第十章以广西壮锦的生产性保护实践个案为例,通过具体分析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从消费、传承人、产品等都存在诸多难题;尽管如此,仍然需要充分地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以提升壮锦的专业生产水平、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以及市场对于高端艺术品的尊重,从而实现对于壮锦等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核心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在与壮族绣球作为产业化开发获得成功的案例进行比较的基础之上,笔者倾向于认为生产性保护的重点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技艺和文化价值,而市场效益则是次要的。
第十一章以广西田阳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为例,展现了民间信仰在学者、民族精英和地方政府等力量的协同努力之下、逐渐地被置换成得到国家承认的人文始祖信仰和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讨论了布洛陀文化遗址建构过程中各方力量参与其中的动机,指出民间信仰在当代民俗主义趋势和文化遗产化的背景之下不仅被合法化,而且还有可能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众所周知,传统的“发明”屡见不鲜,近年来主要是围绕着民俗旅游开发而进行,但布洛陀文化遗址的发明的主要目的却不在于此,而是为了凝聚壮族民心,强化民族认同感,恢复民族自信心和重建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发明的主角是以追求学术真实性为己任的学者们。由于作为民间信仰的布洛陀祭祀活动与国家意识形态的管理有所抵触,故曾经被当地政府打压。在从敢壮山到布洛陀文化遗址的转变过程中,全国知名学者和民族文化精英们积极参与,通过学术认证重新定位了布洛陀文化。进一步经过产业策划,“布洛陀”如今成为了具有现实文化意义和经济价值,并受到国家相关部门保护的对象。本章提供了一个颇为典型的案例,由此可以窥见民间文化在当代中国的轨迹和命运。
第十二章的内容是论述当前全国各地申遗热潮中需要我们反省的问题。作者通过田野调查资料,勾画了桂北宝赠村侗族祭萨经过展演、阐释和整合,被建构为具有多种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揭示了被遗产化后的祭萨形态与现实生活中的民俗活动存在差距,讨论了文化遗产化背后的动机及其参与的力量。藉此,也指出了地方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对非遗保护的理解的偏差。
最后部分是讨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民间文化的变迁趋势来总结本书各部分的内容。民间文化在现当代的国际化、现代化和地方复兴等时代背景之下,因为受到外部多方力量并存的影响而不断进行着资源的再分配和价值重构的过程,逐渐形成了遗产化的趋势,并呈现出为数众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深刻地影响着民间文化自身的变迁与发展方向。从当代中国社会之文化变迁的动态场域、权力话语体系以及民间文化的价值重构、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民间文化的部分成分或要素如何进入民族、国家乃至世界性的公共层面而发挥作用,显然是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揭示其当代变迁的规律。
本书的附录部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外经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在日韩等国取得了较多的经验,对中国有借鉴性。笔者选取了争议较多的韩国端午节为例。韩国法圣浦端午节与中国传统端午节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规模宏大的公开仪式活动,其节日活动主要包括山神祭、丰渔祭、龙王祭等,这些活动得以延续举办的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有效组织、社会团体和民众的自主参与以及民俗学者的智力支持。其大部分活动围绕祈求海上安宁、丰渔、消除灾祸而举行,有助于实现地区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增强地区的团结和凝聚力,对于地方民众有着切身的意义,因此,其民间有致力于传承保护的积极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