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明跃玲]文化互动与仪式变迁
——“武陵民族走廊”跳香仪式的田野调查
  作者:明跃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1-08 | 点击数:9263
 
跳香仪式是每年秋冬时节进行,清人陆次云《峒溪纤志》云:“苗人,盘瓠种也……以十月朔为大节。”每年农历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村民们都会在各自的跳香殿跳香,祭祀盘瓠,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各村寨跳香的具体时间由跳香殿头人按老司的安排定,一个老司分管几个村落,老司根据村落布局确定每个村落的跳香时间,从农历九月二十开洞开始,到十月十五封洞结束,少则一天,多则三天。
“武陵民族走廊”沅水流域的泸溪县至今还保留跳香仪式的主要是两个乡――八什坪、梁家潭。两个乡位于泸溪县的西北部,其地理位置相近,同处于古丈、吉首、泸溪三县的边界,与古丈的河蓬、吉首的丹青、排绸乡交界。这两乡保留跳香仪式的村寨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全部会讲乡话(瓦乡话),属于一直以来有争议的族群——瓦乡人1。在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与宋代朱辅的《溪蛮丛笑》等文献记载中,瓦乡人被称为仡佬人或蛮、僚人,其后有的称为苗人,到了近代人们根据其语言的“聱牙佶曲”才称之为瓦乡人。从1956年代国家民族识别工作开始,关于瓦乡人的语言以及围绕语言而开展的族属问题一直在争论中,以王辅世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瓦乡话是汉语方言,以侯自佳为代表的本土学者认为瓦乡话是苗语支系,国家民委在瓦乡人族属问题上还是把语言亲属关系的调查作为认定的关键,认为瓦乡人的语言与汉语没有多大区别、生活习俗基本上与当地汉族相同,据此认定瓦乡人不是少数民族而是汉族。[11](P85) 20世纪80年代以后,长达30年之久的瓦乡人族属之争终于以民族成员按自己的愿望恢复为苗族、土家族,部分人维持汉族成份而降下帷幕。这样使瓦乡人聚居区的八什坪乡、梁家潭乡族群关系呈现复杂性。两个乡都会说乡话,2而民族成份却有苗族、土家族、汉族之分,两乡的通用语言除了乡话外还有苗话、客话(瓦乡人对汉语方言的称呼),并且由于与之交界的县城不同,客话还分吉首客话、古丈客话、泸溪客话。近年随着县城支教老师的到来,中小学生中说的客话又是普通话。由于语言接触的频繁性与族群互动的融合,导致这两个乡的文化呈现多元融合的局面。
 
三、文化互动与跳香仪式变迁
 
“武陵民族走廊”沅水流域泸溪县八什坪与梁家潭两个乡语言接触频繁,族群文化呈现多元化的融合,这一区域的宗教仪式跳香也展现出新的形态。
1.从族群文化到区域文化:仪式文化空间的变迁
 “文化空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类别,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定义为“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具有十分鲜明的生活文化性质,表现的是特定活动方式和共同文化的形式及氛围,指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兼具空间性、时间性和文化性的特点。本文的文化空间特指文化现象的分布区域。根据现有的史料记载,从清代开始跳香仪式就在“武陵民族走廊”沅水流域瓦乡人聚居区盛行,每年的十月,当周边的汉族、土家族、苗族在敬祖先、敬傩神时,瓦乡人以特定的跳香仪式祭祀五谷神,在这个本族群文化体系下建构起来的特定的仪式空间里活动,呈现出民间社会对现实状况转换的一种周期性渴望,并演化成集体的狂欢,在族群边界中进行着“我群”与“他群”的划分。近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跳香仪式尽管仍然冠以瓦乡人宗教仪式之名,但是已逐渐从特定的文化空间播布至整个沅水流域瓦乡人聚居区周边的族群,不再“具有族群的专属性”,不再是 “只有在这些族群中才会出现”“具有特定意义”的“特定的仪式”。[13](p106)梁家潭乡芭蕉坪的跳香老司张xx说:
跳香以前只是额(我们)讲乡话的瓦乡人跳,现在讲苗话的、客话(汉语)的都跳。梁家潭乡的榔木溪村讲客话(汉话),现在修了跳香殿年年都跳香,八什坪乡花园坪村的八什坪寨,全寨讲客话,以前村干部不准他们寨上跳香,这几年看到额(我们)寨上跳得热闹,就开始修殿,请老司来寨上跳。八十坪的覃家寨,一寨都姓覃,港(讲)客话(汉语),户口上是土家族,这几年也年年跳香。还有和额(我们)寨上挨得近的车路边上的潭溪镇大坡流村,全寨都港(讲)客话(汉话),今年一个后生带了几个人来额(我们)寨上请我去跳香,晓得我在小坡流跳,还专门到跳香殿看了几天跳香才帮我请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柏贵喜]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
下一条: ·[沈梅丽]近百年民间文学汇选本论略
   相关链接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
·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古道尔、阿祖莱:“对自然的侵害正在加剧健康危机”·[叶舒宪]创世神话的思想功能与文化多样性
·[胡玉福]非遗保护标准与文化多样性的矛盾与调谐·[巴莫曲布嫫]“丝绸之路”作为方法
·[劳拉简·史密斯]反思与重构:遗产、博物馆再审视·[施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间文艺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内在矛盾
·奥德蕾·阿祖莱:在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国际日的致辞·[董晓萍]女性的社会发展及其文化多样性
·法国民间艺术节:推动文化多样性 促进族群间交流·七个创意经济项目获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国际基金(IFCD)支持
·[彭栓红]云冈石窟造像的鲜卑特色与文化多样性·法国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多重举措
·专题║ 《西北民族研究》:“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朝戈金]“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化进程与文化多样性” 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巫达]舞蹈、象征与族群身份表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