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底推荐·
中国民俗学再度复兴以来,它已经广泛介入社会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参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思想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民俗学科的独特价值,并以深度介入现实生活彰显了它的存在意义。当前,立足学科本位,培养高水平人才,推出学术精品力作,是民俗学能够独立于中国学术之林的根本。发挥学科贴近民众生活的巨大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民俗学也将会大有作为。
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文明进步为民俗学学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现实使中国民俗学面临更多的挑战。面向未来,中国民俗学必须对内自强学科实力,对外加强国际合作,确定学科本位,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学科特点的发展道路。
——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民俗学和民间文学研究能否再铸昔日的光荣与梦想,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的不断进取继续做出贡献,除了经验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先验的实践研究的理论建设同样重要,而这两方面都需要实实在在的苦干。从先验的层面构建学科基本问题的理论前提从而葆有学科的终极关怀,无疑是学科青春的保证。也许,我们应当再次回到学科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关怀上来,这就是:什么是“民”?什么是“民间”?“民间”如何不再只是“他们”?“民”如何能够成为“我”和“你”?对于“何谓‘民’”、“何谓‘民间’”的追问如何可能通过“我”与“你”之间真诚、平等的对话最终成为“我们”和“你们”的共同发言?
——吕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