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史诗卷》经过编委会全体成员的努力,终于面世了。它是6月1 2日在京首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冯骥才总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 5年5月版)首批推出的三大卷之一,其余还有《传承人卷》和《代表性项目卷》。
历时2年 权威专家参与编纂
《格萨(斯)尔》、《江格尔》、《玛纳斯》并称为我国“三大史诗",它们是我国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族群记忆、民间习俗、地方知识、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是这些民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和口头传统的集大成,也是中国族群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化创造力的生动见证。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抢救、搜集、整理和研究三大史诗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陆续出版了一系列学术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多数或仅仅流传在民族地区,或作为学术研究对象高悬于学术机构的书架和办公桌上.较少为广大读者所熟知,适合大众口味的读物更是寥若晨星。随着我国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视和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文化的交流和互动日益成为我国与国际社会沟通的重要方式,三大史诗研究走向大众刻不容缓。
在2014年举行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现代社会中的史诗传统”上,国际史诗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当前史诗研究应首要关注的问题,是编纂不同史诗传统的“百科全书"。为适应时代要求,由中国文联出版社立项.组织国内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历时两年有余,终于完成这一学界期盼已久的世纪宏愿。该卷对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关于三大史诗文化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百科荟萃 呈现史诗文化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样式,在学术界和文化艺术界也是颇具时代感的一个名词,甚至有人将这个时代称为“非遗时代”。我国是“非遗”大国,相关资源达87万项。作为人类一种古老的文明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孤立的文化表象,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自然文化遗产有着内在依存关系,涉及人类文化的诸多根脉和基因问题。该卷力图把握三大史诗的两大特性:一是其作为“口头传统”的特性,充分展示史诗在呈现民族文化、社会、经济、哲学、宗教、军事、艺术等方面的深层内涵和人文特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客观、科学、通俗地将史诗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对中国的另一种图景阐释,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二是把握了三大史诗作为中华民族不同族群的文化特性。三大史诗来自不同民族,大部分文本均以口头或民族语言文字形式流传。如何将海量的史诗内容翻译成汉文,成为编写过程中首先要面对的问题和难点。该卷将大量文献资料与田野收集的影音图文等文本资料相结合,客观展示了三大史诗的知识系统。
雅俗并重 凝聚学界最新成果
随着当下神话学、口头诗学和民俗学等学科的突飞猛进,在国际上已经延续和活跃了近千年的史诗研究愈加升温,与史诗学相关的一系列新的理论范式、思想方法和阐释理念蜂拥而至,形成史诗研究的全新局面。
该卷充分借鉴和吸收近年来学界对三大史诗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一改以往只关注文本,忽略史诗创作主体和语境的学术传统,将史诗置于整个民族“口头传统”的整体系统中加以考虑,把史诗看作整个口头传统的一个子要素,使史诗与整个口头传统的诸要素产生广泛联系。不仅如此,还与相关族群的文化产生了横向联系,衍生出诸多支脉,从而在史诗的定义、文本的理解、语境的阐释、文类间的互文等方面,形成了新的学术观点,使全卷不仅具有完整性、知识性和通俗性的特点,而且具有学术性、前沿性和规范性的特质。
学用皆宜 展示不同功能特质
在编排过程中.该卷没有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地采取同一种模式,而是根据三大史诗及其研究的实际情况,甄别不同史诗传统和学科间的异同关系,分门别类、各取所需,从各自实际出发进行编写,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文本框架和叙述策略。譬如,涉及《格萨(斯)尔》和《玛纳斯》时,尽可能地反映该学科的全部内容,体现其“百科全书”的性质;阐述《江格尔》时,则侧重于其学术性,主要反映其与学术有关的诸多内涵。在体例的编排方面,则参照国内外相关典籍编写的惯用路数,尽量做到学用皆宜、查阅方便。在内容上,主要涉及词条的选择标准和字数的统一性两个方面,在选择词条时,采用“避重就轻”的原则,做到所选词条具有代表性,避免了“捡芝麻丢西瓜”瑕疵的出现。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 科学报 2015年6月15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