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遗产》2015 年第3期
目录
篇名
|
作者
|
页码
|
美国民俗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本真性”问题
|
[美]艾伟 王文婷 译
|
1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safeguarding)的法律含义
|
周超
|
5
|
法文“遗产”的词义流变
——从物质到非物质的精神建构
|
杜莉莉
|
13
|
艺人、商人、传承人:
北京珐琅行业能人的知识结构与社会资本
|
毕传龙
|
19
|
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文化内涵
|
陈媛 刘畅
|
26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风险与路径反思
|
王明月
|
32
|
基于体感技术的京剧声场的数字化构建和再现
|
欧剑 王妍
|
41
|
金元杂剧与祭祀仪式
——田仲一成教授与康保成教授对谈录
|
康楽 整理
|
47
|
梁辰鱼与中晚明曲家交往述略
|
黎国韬 杨瑾
|
53
|
清乾隆朝扬州“词曲局”修曲人员考 |
彭秋溪
|
62
|
清南府演戏腔调考述 |
戴云 |
69 |
“纸钱”流变考论
|
顾春军
|
77
|
当代关中砖椁墓对古代棺椁制度之承继
——基于关中地区G村的田野考察
|
段永升
|
91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申报》中的旧历年俗改革之议
|
谢忠强
|
100
|
1950年《婚姻法》对汉中婚俗文化的影响
|
唐士梅
|
110
|
闽南牡蛎食俗的饮食人类学研究
|
吴英杰
|
120
|
乡土传统的文化符号意义重构
——以粤西年例习俗为例
|
罗远玲
|
128
|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十年回顾
|
刘守华
|
135
|
|
|
|
·文化遗产与文化发展战略:“一带一路”专题· |
|
|
丝路漆艺:被输出的中国之美与文化 |
潘天波 |
138
|
海上丝路中的非遗
——广彩的文化特质和当代传承初探 |
黄艳 |
145 |
广西北部湾海上丝路古水运体系考述 |
秦红增 杨琴 |
151 |
|
|
|
英文摘要 |
|
157 |
稿约 |
|
封三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