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2015 - Communication & Information Sector
亚太地区“世界记忆工程”能力建设工作坊在中国召开
2015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在中国苏州举行。
为期4天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工作坊”于2015年3月24日在中国苏州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档案局(SAAC)主办,来自"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的名录专家出席了工作坊。
此次工作坊针对的是亚太地区的弱势会员国或那些暂未有记忆遗产被纳入 《世界记忆名录》中以及缺乏在“世界记忆工程”框架内识别和宣传其文献遗产的会员国,旨在给予它们支持并且提供所需技能、提名策略方面的指导。来自中国、朝鲜、印度尼西亚、蒙古、索伦门群岛、越南等7个国家的31名与会者参与到能力建设的活动中。他们分别代表各自的国家遗产机构出席会议,这些机构包括国家档案馆、历史与地方档案馆、缅甸国家博物馆、越南顺化古迹保护中心以及朝鲜国家图书馆。
在工作坊中,中国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先生首先发表了讲话,他强调了中国对于在地方、国家、地区以及全球层面上保护和弘扬亚太国家的文献、文化遗产的强烈决心。在“世界记忆工程”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不久后的2000年,“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也就此启动和展开。在过去的15年间,该工程为中国丰富的文献遗产以及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113件(组)档案文献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作出了极大贡献,不仅成功地在不同的“世界记忆工程”国家机构间构筑起合作的桥梁,同样也为濒危档案的保护和抢救工作提供了关键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作为“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的现任主席国,中国决心更加积极地弘扬“世界记忆工程”的宗旨,并通过支持新活动的发起,使该工程不仅在地区层面而且在全球层面也得到更广泛地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项目知识社会部门的代表伊斯卡拉·潘诺娃斯基指出,《世界记忆名录》意义深远,世界记忆工程不仅仅只是关乎文献和书籍,它也深深植根于人文经验,关系到归属和身份问题,承载着普世价值。她还强调,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来,这一工程广纳了人类表达在语言、形式、文化背景上的多元性,并且它力图从全人类的福祉出发,保卫和宣传人类珍贵的文献遗产。世界记忆工程同样旨在鼓励人类追寻历史及其影响,探索后世之知识以及塑造千秋后代的价值体系。
在此次工作坊的闭幕会议上,三组与会专家依据交流和探讨的结果起草了6份提名方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发起了“世界记忆工程”项目,以提防对于历史的集体性遗忘,呼吁保护全世界珍贵的档案馆藏以及图书收藏,确保它们的广泛传播。这一工程的良好愿景是,全世界的文献遗产属于全人类所有,它们理应被完好保存和充分保护起来,并且,出于对文化习俗和实践的应有认识,也理应让它们便捷地供人类永久性地接触和使用。因此,“世界记忆工程”旨在保护文献遗产,以及帮助专家网络交流信息、获取资源,从而达到保存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献档案的目的。
文章来源:UNESCOPRESS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