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施爱东]隔断保护 自缚手脚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4-27 | 点击数:6762
 


  中国正当文化立国之时,
不仅不必急于实施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的隔断保护,
而且应该为保障公众自由使用人类文化遗产作出更多努力。

  2014年9月,国家版权局发布新版《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一消息,普遍认为“加强民间文艺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立法工作,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还是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要求”。不过,这一观点似乎并未得到法律学者和民俗学者的一致认同。

  《条例》中的“民间文学作品”,特指那些找不到具体创作者或执行者,“由特定的民族、族群或者社群内不特定成员集体创作和世代传承,并体现其传统观念和文化价值的文学艺术的表达”。至于那些能够指认具体创作者或表演者的作品,比如你从李大娘那里听到的歌谣,我从张大爷那里听来的故事,都已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得到了保护,因而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著作权法的理论基础,是将作品视为法律上的财产,将作者视为原始的权利人,预设作者付出了独创性的劳动。可是,民间文学的创作者和传承者并不是特定的个人,因此,既无从确认其权利人、也无法确认其独创性。正如钟敬文先生指出的:“民间文学既不是哪一个作者所创作,也不为哪个个人所私有;既不标明哪个作者的名字,也不赋予哪个个人以著作权,它们是人民的集体创作。”

  事实上,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目前尚未出现一例真正的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纠纷,现实生活中基本没有该法律需求。也就是说,《条例》中的问题是我们设想出来的,而不是实际生活中的真实诉求。我们知道,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任何部门法皆应以调节、平衡既有社会矛盾为使命。如果我们只是为了立法而立法,其后果必然是无矛盾处发现矛盾,无纠纷处挑起纠纷,显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我们知道,民间文艺作品具有鲜明的共享性特点,也正因为这个特点,才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了世界意义。现代著作权法的理念是著作者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双重保护,平衡二者的利益关系是著作权立法的基本精神和目标。民间文学作品由于其集体性、口头性、匿名性、变异性等特点,每一个传播者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在复制别人基础上的即兴创作。作品完成之后,同样不可逆转,必须将之返还给公共领域,并将作品的再次使用权让渡给其他的传播者。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公众自由接触和继续利用该作品的要求得到满足。

  民间文学鲜活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风尚,既是一个民族核心价值观的优良载体,也是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输出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民间文学著作权保护问题,国际知识产权界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但迄今为止,全世界还没有一个文化强国制定法律自缚手脚,限制这种“惠而不费”的文化输出。目前已经实施保护政策的多是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非洲国家,其内在理路是弱势国家针对发达国家的文化抵抗,是回避文化竞争的无奈选择。

  我国的发展中国家定位,使得部分学者认为我国也应该实施该项保护。但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地区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如果将这一国际间的“斗争”策略简单地移用于国内民族民间文化领域,就极有可能影响到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甚至影响到民族团结。

  民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影响,自古以来就是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黏合剂。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必然带来民间文化尤其是民间文艺的交流。这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增进了民族团结,活跃了民族文化生活,推动了各民族民间文艺的共同繁荣和发展。这不仅是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共识,也是全世界知识界的共识。中国正当文化立国之时,不必急于实施民间文学作品著作权的隔断保护,而是应该为保障公众自由使用人类文化遗产做出更多努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2015年4月19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国家版权局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下一条: ·[周林]民间文艺版权立法迫在眉睫
   相关链接
·[朱家钰]“特地背着家乡人生产”:“特产反差叙事”的生成与极化·[张海月]聊天记录里的故事:“数码一代”的民间文学实践
·[卫则戎]民间文学的社群认同与文化认知探讨·[王祖悦]20 世纪初民间文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所揽月]遗产旅游中民间文学的传统化实践·[米思璇]革命故事讲解员的表演与实践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
·[郭阳]网络民间文学定义再探究·[陈钰文]非遗保护与传承视域下民间文学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策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议通知:“日常生活及其超越——民俗学/民间文学的对象与伦理关切”学术研讨会·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