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余悦 叶静:《中国茶俗学》
  作者:余悦 叶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1-28 | 点击数:7641
 

《中国茶俗学》

作者:余悦  叶静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字数:300千
印张:17.25
尺寸:1/16
装帧:平装
ISBN:978-7-5100-8912-1
所属丛书:“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摘要

  该书不仅为中国茶文化学科建设增光添彩,同时也对中国茶俗事相进行了富有理论意义的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把茶俗作为中国茶文化子学科研究的第一本著作。中国茶俗学即是茶文化学和民俗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迷人的魅力。在中国茶文化丰富多彩的事项中,《中国茶俗学》包括了茶俗与茶俗学概说、中国茶俗的历史概况、内容各异的茶俗和不同阶层的茶俗,以及茶俗的文化表现等方面,延伸出中国茶俗涉及生产、加工、销售、品饮等多个方面,并且与中国数千年的茶事一起逐步完善和发展。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的56个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形式的茶事,也有别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茶俗。而且,茶俗与中国人的人生相伴始终。从出生、恋爱、成婚、生育到死亡,都有不同的形式和文化内涵。该书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具有很强的开创性,是一部专供大专院校师生以及相关人士了解中国茶俗学基本理论的专业教材。


作者简介

  余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二级研究员,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全国和省级课题16项,在CSSCI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已出版专著与发表论文480万字,主编期刊与著作3600万字,33次获得全国、华东地区和省级优秀论著奖,学术观点被中国、日本、韩国、法国的专家学者广泛引用。多次到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及港澳台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演讲与讲学。

  叶静,文学博士。现任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为文艺民俗学、中国传统文化与茶文化,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茶禅一味”与云居山》、《30年来陆羽〈茶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等论文多篇,并担任《文艺民俗学论文集》副主编。


目录


引言:中国茶俗学的建构及其意义

第一章 茶俗与茶俗学概说
第一节 茶俗的定义及其内涵
第二节 茶俗的划分原则及类型
第三节 茶俗学的概念和学科特征
第四节 茶俗学的研究范畴及方法

第二章 中国茶俗的历史概况
第一节 茶俗的出现与唐代茶风
第二节 宋辽金元时期的茶俗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茶俗
第四节 现当代茶俗

第三章 内容各异的茶俗
第一节 茶叶生产习俗
第二节 茶叶经营习俗
第三节 茶叶品饮习俗
   
第四章 不同阶层的茶俗
第一节 宫廷茶俗
第二节 文士茶俗
第三节 僧道茶俗
第四节 世俗茶俗
第五节 草莽茶俗

第五章 茶俗的文化表现
第一节 日常生活茶俗文化
第二节 人生礼仪茶俗文化
第三节 祭丧茶俗
第四节 古代茶馆茶俗文化
第五节 茶艺流变

第六章 不同民族的茶俗
第一节 民族茶俗特色
第二节 西南民族茶俗
第三节 西北民族茶俗
第四节 其他民族茶俗

第七章 不同地区的茶俗
第一节 南北茶俗的差异
第二节 城乡茶俗的比较
第三节 都市茶俗
第四节 闽台茶俗的探寻
第五节 港澳茶俗的特性

第八章 中国茶俗的外传与衍化
第一节 中国茶与茶俗的外传
第二节 亚洲地区的茶俗
第三节 欧美地区的茶俗
第四节 其他地区的茶俗

结语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茶俗

后记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李仕安口述、马林英记录:《百岁人生川康史——彝族老人李仕安口述记录》
下一条: ·岳永逸:《行好:乡土的逻辑与庙会》
   相关链接
·[杨雨彤 胡燕]金陵茶文化聚落的活态传承探析·[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
·[杨雨彤 胡燕]茶文化聚落中的都市民俗探析·[林德山]历史叙事与景观生产:日照茶文化研究
·[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张海岚]喝茶还止语,别闹了·[朱世桂 田海涛 孙欢]福鼎白茶农业文化遗产内容与保护开发对策
·[王郁君 蒋智林 薛敬梅]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曹建南]冲绳茶文化与当地生活概略
·[李劲芳 朱世桂]儿童茶礼和文博教育的互动发展探究·[黄俐琴]浅谈湘西特色茶文化的旅游开发与研究
·[余悦]中国茶俗学的建构及其意义·《中国茶俗学》出版
·第九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将于11月9日正式开幕·[余悦]中国茶俗学要义
·[李文杰]中国饮茶习俗在西亚民间的传承与变迁·[余悦]中国禅茶文化的历史脉动
·南昌举行中国“茶文化”论坛·当代中国茶馆发展高峰论坛17日开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