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陇社庙(仙陇宫)的建立在乾隆二十四年42,也是祭祀三山国王。仙陇社建立最晚,可能最初本社的居民在社区内部也比较没有地位,因此存在着一些含有歧视、压制成分的关于仙陇的传说和禁忌。外社人一直传说仙陇宫国王头上长有一只螺,形象凶,实际上并非三山国王。而且仙陇的国王非常“孤毒”(潮州话,极端小气、排外之意),外社的人不得进入仙陇宫,进去了一定会有报应。因此仙陇宫一直只限于本社人拜祭。樟林的绝大多数人终身不敢进入这间阴森而神秘的小庙。又传说仙陇宫国王的座下压着许多凶神恶煞,国王一离开,这些魔鬼就会作乱害人,故仙陇宫的国王不能巡游。据说,本世纪曾巡游过两次。20年代巡游一次之后就闹农会;30年代末又游一次,次年日本兵就烧了整个仙陇社。
经过清代中叶开始社区的重新整合,樟林形成了以八街的火帝庙为主神,下有六社社庙,社庙之下再分24座土地庙(福德祠)的神庙系统43。土地庙的祭祀范围叫“地头”,是次于社的地域信仰单位。每年正月二十九日是土地庙举行较大祭祀活动或土地爷巡游的日子44。这样的格局一直维持到现在。
三、“官方庙宇”的建立及其意义
在主神——社神——土地庙的系统之外,樟林还有多座具有明显官方色彩的庙宇,是由地方官员和绿营官兵建立或参与建设的。这些庙宇在社区内部的生活中意义各不相同,但其发展同样反映了地方社会的变迁。
康熙三年迁界之前,樟林和塘西地方并无设置任何官府的机构。康熙八年奉旨迁民归复开耕,同年迁东陇河泊所署于樟林45,樟林始有官方行政机构之设。雍正九年“裁广东澄海县东陇河泊所大使缺,改设樟林镇巡检一员”46。樟林巡检司是当时澄海县的两个巡检司之一,其管辖范围并不限于樟林本乡,而是包括了苏湾都北部的大片地区。
康熙八年复界时,在东、西、南、北四社的中央修建了一个城寨(当地人称为“城仔内”),周围一百四十丈,高一丈四尺47。城内设澄海协右营守备署和樟林母汛48,乾隆年间守备署有马、步兵660人,营房73间,专辖澄海县沿海地区的水陆汛地18处。樟林汛为右营守备下辖的6个母汛之一,有营房9间,汛兵24名,并辖苏湾都北部的东陇、鸿沟、盐灶、九溪桥等4汛49。
设于“城仔内”的官方机构,还包括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设置的樟林急递铺50。
由于这种地域性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地的地位,官员们在这个港口乡镇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他们不但参与了火帝庙和一些社庙的祭祀活动,而且自己出面在樟林建立了多座有明显官方色彩的庙宇。
樟林巡检司是社区内部最重要的官方机构,巡检也参与每年一度的火帝巡游活动,其最重要的仪式是二月二十三日晚上的“分标”。从二月初火帝开始坐厂之时起,巡检司署即以张灯结彩,表示“与民同乐”。火帝巡游的前两天晚上,八街的锣鼓、花灯、彩旗(当地人叫“标”)队伍要先集中到“城仔内”为巡检司署作表演,而“司爷”和“司奶”也亲自颁发银牌、“标仔”(小旗),以示奖励之意。此外,南社的山海雄镇庙和东社的国王宫游神之日,“安路”的最后一站也是巡检司署,抬神轿者要在司署门前将神轿高高举起。据说是为了让“司爷”和“司奶”可以看到本社的神明。这个仪式叫“撑安”。
樟林乡内直接由官员出面兴建或参与建设的庙字有关帝庙、朱子祠(后改文昌庙)和风伯庙等。
关帝庙位于“城仔内”右营守备署东南侧,是绿营官兵祭祀的庙字,一直由右营守备管理和控制:
关帝庙,在樟林城堡南门内。康熙年间建。乾隆九年甲子右营守备谢英重修。嘉庆六年辛亥守备谢富、绅士陈先等重修。51
根据当地人的传说,城内关帝庙盖建时岁干支与关羽生年相同。据此推算,当建于康熙十七年52。其时距右营守备署在樟林设立不到10年时间。据《樟林游火帝歌》的说法。乾隆初年知县杨天德来到樟林,就是在关帝庙中,与巡检司官员和六社乡绅商议建立火帝庙之事的。由此可以知道,关帝庙也是乡绅与官员们议事的地方之一。
朱子祠在“城仔内”河泊所署(即后来之巡检司署)西侧,距城寨西门不远处。据称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参与其事者为“乡间俊彦”53。但康熙末年该庙已被营勇占据,雍正元年澄海知县刘琦龄出面赶走营兵,重修此庙54。根据苏湾都盐灶乡进士李嵩德所撰之《苏湾北考亭朱子祠碑记》,朱子祠为苏湾都北部(当地人称为“苏北”)地区的士子所共有,其时出面“白诸邑侯刘公琦龄”的,包括了“苏北”各乡的士绅,重修时也是“同都人士起而葺之”。而不独限于樟林一乡之人55。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