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罗杨]“民族家”的时间观
  作者:罗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26 | 点击数:18927
 
所以,尽管有的村民认为过年时间不对,但是仍要从时间上维护村落这个共同体,“因为我们是一个根根”。过年最重要的仪式是对祖先的祭祀,村里通过开亲,把各个家支结合在一起,可以说,整个村落拥有共同的祖先。“祖先是一年转来一次的规矩”,倘若有的家庭先过年,有的家庭还没有过,祖先得到某些后辈的敬飨,却没有得到另外一些的;祖先们因为后辈祭祀时间不统一,反复地往返,这些都是对祖先的大不敬。若由此触怒祖先,对家庭和村落都意味着不可预测的灾祸。所以“一个村是一起起过的规矩”。
过年时间不统一,除上文已分析的原因外,也是彝人家支体系与现代社会、外来汉文化碰撞中,逐步变化的反映。“请帖”就是彝人家支和汉人请客、送“人情”的结合物。村民都抱怨现在请帖实在是太多了,沙校长说:“我几乎天天都要接到请帖,最多的一天接到八张。有的我认都不认识,就是打了个照面,请贴也发起来了。”阿朴说:“以前民族家是不兴送这个的,以前是家门内层的人,有生娃儿啊,结婚啊,上山啊(即丧礼),喊起来,给他送一点东西,意思是个帮助。现在管他什么朋友啊,认识不认识,都把这个(请帖)送起来。”随着当地彝人与外来社会、文化接触增多,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在逐步改变,不再仅限于一个村落,几个家支。
这种家支观念的变化与我观察到的彝人“打柴”有类似的隐喻:老妈妈们打柴时,严格地把所有大小枝桠全部剔去,只留一根主干,她们觉得“这些太小,不经烧。”剔去所有旁支这个动作与背诵家支谱系一样,只留下最直系的血缘亲属,去除所有旁支。青壮年一辈打的柴却没那么整齐,相形之下,留下很多枝桠,甚至还带着叶子。
打柴的区别正暗含着现在家支观念在当地彝人生活中的差异。这是理解羊圈人家支观念的一种方式。整体上,彝人家支如一棵繁茂的大树,个人所有的亲戚都依次分布在这张“网”上;对单个彝人来说,家支又如一株“疙蔸”,一方面强调一个“根根”,另一方面,如他们打柴一般,重视“分枝”,所有“兄弟”辈,不管是祖父、爷爷还是父亲等的兄弟,都视作旁支被“剔除”在个人谱系的链条之外。
 
第二部分 村落时间体系与外来时间体系
 
一 手表
手表,作为汉人计时工具,伴随国家权力在羊圈的渗透,走入当地村民的视野。羊圈人不仅仅只以彝人的眼光打量它,也在观望“手表”在所接触的汉人文化中,具有什么意义。当地彝人根据“手表在汉人那边是怎样一个东西”的理解,再把它转纳入当地文化观念中,从而赋予它彝、汉双重文化内涵。手表,成为两种文化观念沟通的桥梁。
手表在羊圈的出场是以汉人民改干部这样一个角色为媒介。民改,在当地彝人的观念中是怎样的?阿朴回忆说:“1955年民改的我们这个地方,工作组派起来的。居民集中化,行动战斗化,组织军事化,三样化。田间地角学习。有组织性,军事化得嘛。统一的,吃饭,睡觉。村长,书记,队长,正副两个,他们来组织。不要自由泛滥,自由主义啊,还有啥子啥子主义的啊。有缺点的,迟到早退的,还要专门给他办个学习斑。” 日嘎嘎说:“刚刚鸡叫的时候,吹哨子了,起来了!坡上去了,去了一哈哈儿,做去做来,做去做来,晚上也做吧。干部,队长,班长,组长,积极分子,一个带起一个哨子,吹四五道哨子。现在听到哨子吹起还冒火哦。”
汉人对当地彝人的权力建构是以对他们的时间归驯为框架,前来进行民族改革的汉人要向他们看来“无时间”的羊圈彝人灌输一种“社会主义”时间观,所有人要变成社会主义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必须“一切行动听指挥”,整台机器才能顺利运转。以抽象的“国家”取代当地人信仰,他们时间的核心不能再是协调人与神、鬼的关系,而应从时间上被统一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以“国家”为本。
对于民改这段历史,当地人最深的感触之一是两种时间观的碰撞。阿朴所说的“行动战斗化,组织军事化”,日嘎嘎记忆犹新的“哨子”,新的时间体系服务于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紧密的政治学习和生产劳动。进行民改的汉人看来,唯有通过这两项革新,才能把“夷人”化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教化的施行是以紧锣密鼓的时间作息展开的。当地人至今能像背生肖口诀一样背诵当时的作息时间:“当时是哨子一吹,七点起床,八点出门,五点回家。不能迟到早退”。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田祖国]地域文化视阈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
下一条: ·[陈春声]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
   相关链接
·[邱丽萍 曾敏]桃江流域传统婚俗音乐文化互动关系研究·[肖波]白蛇传说与江南名胜的文化互动:雷峰塔记忆
·[隋丽]象征与标识:满族插佛托习俗变迁中的文化互动与族群认同·[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
·[赵宗福]族群历史记忆与多元文化互动·[朱霞]精英与民间文化互动:建水紫陶装饰工艺形成探析
·[李言统]汉藏文化互动下宝卷向嘛呢经的文本转变·医学人类学:探究疾病与文化互动关系
·[明跃玲]文化互动与仪式变迁·[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
·[杨树喆]文化整合与中华民间文学的总体风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