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推动“学科合作” 构建“中国学派”
——“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圆桌恳谈会在兰举行
  作者:记者 朱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1-09 | 点击数:3669
 


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朱羿/摄


  2005年,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费孝通先生在病榻上提出:“人文学家要有一个荣幸……站在传统的根基上,发展我们的新文化,让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成长起来,同时,把中国丰富的人文资源发展出来、开辟出来,贡献给全世界……”这被学术界称为世纪学术之梦,也被视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学科发展之梦。

  11月1-2日,适逢费孝通先生诞辰104年之际,“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学科建设圆桌恳谈会在兰州举行,来自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机构的80余位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总结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学科发展的经验,谋划四学科协同发展及建立中国学派等学术理论和现实问题。

  初步建立起了各自的学科体系

  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郝苏民指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被认为是关于人及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学问,对推动社会和族群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该四学科的学科建设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之后才真正开始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重构学科思想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等一批人文学科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取得了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并初步建立起了各自的学科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朝戈金表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紧密关照社会以及人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其社会价值和应用价值很强,为社会发展、民族和谐、文化繁荣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也是此四门学科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据了解,目前,社会学专业基本上在全国各高校均有设置和开设,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学科或研究方向在部分综合院校和民族院校都有开设,同时学术成果也灿如星辰。

  30年取得了丰硕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学科尴尬”,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建中认为,原有的学科目录划分标准已不能适应新的学科发展需要,处在社会学下的二级学科人类学、民俗学受到一定制约,提议将其提升到一级学科。这一看法得到多数与会专家的认可。

  打通学科壁垒 加强学科合

  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协同发展成了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杨圣敏指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四学科其研究对象相近、研究方向相向、研究方法相同,是一群孪生姊妹,淡化学科边界,开展交叉研究,推动“学科合作”,应成为未来该四学科建设的方向。对该四学科均有研究实践的郝苏民教授认为,四学科应在横向上“相互打通”,包容互鉴,从而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构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共同发展繁荣的学术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秘书长叶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学科发展要坚持理论导向和问题并重,兼容并包,在实践中开拓和充实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建议,建立“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学科联盟,共同推动该四学科的协同发展和协同研究。

  建立“中国学派”是当务之急

  对于“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未来的发展,与会专家指出,建立四学科的“中国学派”是当务之急。杨圣敏表示,学科理论是工具,而解决问题是目标,“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的理论是舶来品,中国的学者应结合中国的国情、民情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学术理论体系,为党和政府提供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支持。

  朝戈金说,中国处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社会问题频发,需要理论界对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文化发展问题作出回答,这是中国学者应该担负的理论自觉,也是实现费孝通先生毕生学术之梦的责任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朱羿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朱羿/摄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朱羿/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年11月05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全媒体视域下研究少数民族文学
下一条: ·礼俗互动逻辑是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维度
   相关链接
·[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高鹏程]廖泰初的教育社会学
·[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林海聪]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早期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实践
·[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施爱东]民间文学学科建设与共同体意识·[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康丽]公共危机时刻的学科实践与学者自觉
·[岳永逸]为了忘“缺”的记忆:社会学的民俗学·[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施爱东]中国民俗学的学派、流派与门派·[漆凌云]立足本体:故事研究向叙事本位的回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