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意义上的产业概念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在英国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出现之后形成的。可以说,“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产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没有分工或者没有出现达到一定程度的生产活动集合体。事实上,除了农业,工业以及商业等活动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许多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学者甚至注意到了不同部门的经济活动所获得的利益是存在差异的。司马迁就曾提出:“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③在西方古典经济学初期阶段,人们也在不同程度上对不同部门的不同的投入产出比率问题进行过探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在比较英国、法国和荷兰的经济结构及其收益差异时得出这样的看法:“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④但是,在产业革命发生之前的漫长岁月中,手工业、商业等部门的总体水平、就业人口数量以及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就整个世界的发展来说,到18世纪为止,农业依然是最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也就如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说:“农业问题就是1789年世界的基本问题,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第一个有系统的欧洲大陆经济学派是法国重农学派,该派理所当然地认为土地和地租是净收益的惟一来源。而且,农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乃是土地耕作者与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财富生产者和财富积累者之间的关系。”⑤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时代,工业、商业以及服务业等才开始成为成熟发达的产业。相应的,有关这些产业的理论研究才逐步成熟起来。产业类型、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产业政策等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逐步成为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工业革命是和科学革命以及政治革命相互关联的。如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的:“它们互相依赖,连续地一者对另一者起作用。”⑥霍布斯鲍姆认为工业革命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摆脱了束缚它的桎梏,在人类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⑦并且进一步指出,对这场工业革命的产生以及意义的理解并不能仅限于经济本身。他将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政治革命联系在一起并称为双元革命,就是要表明改变人类进程的产业革命并非仅仅是经济革命或者只是经济上的起飞,而且还是社会、政治、文化的全面变革。这场双元革命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在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族主义像现代世界的许多特征一样,是这场双元革命的产物。”⑧这些理解给予人们的启示就在于,经济“嵌合”于社会之中的事实要求对各种经济现象包括产业的研究都必须有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的视角。
任何一种新型产业的出现都会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产业与经济发展具有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有关产业的研究出现在经济学领域也是必然的。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现在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一般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分工专业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⑨这也就意味着国民经济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产业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产业:按产业发展层次顺序进行分类,则可以将产品直接取之于自然的物质生产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加工取自于自然物质的物质生产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广义的制造业或工业;而派生于有形物质财富生产活动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这种分类方式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产业分类方法。此外,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进行分类,则可以有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知识密集型产业等4种类型;按产业地位分类则有基础产业、瓶颈产业、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和先行产业;按产业发展状况分类则可以有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夕阳产业与朝阳产业、长线产业与短线产业等分类,还有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等分类。⑩
然而,已有的产业分类并没有专门为文化产业划分出清晰的领域。如按三次产业划分标准,则文化产业中的工艺品到底应该归作第二产业产品还是第三产业产品是不清晰的,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也不能简单地画等号;从生产要素密集度看,一些文化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如民族歌舞展演业,一些文化产业属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如卡通业、电玩业等等。“鉴于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主张把文化产业从第三产业划分出来列为第四产业。”(11)
文化产业在现有的产业划分体系中难以简单归类,一方面表明了以往的划分体系未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表明的是对文化产业中的文化属性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深。在文化产业研究中,一方面必须重视其经济性特正,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无论是物质性的文化产品还是非物质性的文化产品,其关键内容都是文化。这一事实,使得有关文化产业的研究必须关注其文化的特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