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讲座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讲座信息

董乃斌:美不胜收的唐传奇
  作者:董乃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28 | 点击数:4703
 


  一、唐传奇标志着小说文体的独立

  (一)叙事传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学术界过去有一个说法,认为中国文学史贯穿着抒情传统。中国文学是以抒情为主的,因为中国是以诗歌作为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体裁的。有一位后来去了美国的华人学者陈世骧先生,他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文学史和西方文学史比较的话,西方文学史是一个叙事传统,而中国文学史是一个抒情传统。这个观点传到台湾以后,台湾的很多学者都非常重视,在这个观点的基础上写出了一系列著作,来发表“中国文学史是抒情传统”这样一个观点。

  那么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的看法是既对也不对。“对”是因为它确实指出了中国文学史在诗歌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尤其是在唐代。我们一说起唐代就是唐诗,说起宋代就是宋词,而元代则是元曲,诗、词、曲只是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诗歌。所以说中国是一个“诗国”,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说法,这个说法也是不错的。但是为什么我觉得它也有不对的地方呢?这是因为如果仅仅阐述这个观点,就会把中国文学史上的叙事传统给掩盖了,至少是不提了。陈先生这个观点已经提出来好几十年了,现在台湾的学者也在反思,可能觉得他的这个观点不是很全面。

  中国文学史上确实有抒情传统,而且是一个很深厚很悠久的抒情传统,但是我们应该补充它,把这个观点讲全,那就是“中国文学除了有抒情传统,还有一个叙事传统”,而且这两个传统从源头上就是一起发生的,是互相影响、互相支持、互相共存的关系。整个中国文学史贯穿了这样两条传统,这两个传统在每一个时期的表现形式又不太一样,它们所占的分量也不完全一样,有时候这个传统明显一点、取得的成就更高一点、地位更重要一点、重要的代表作家更多一点。像以前,提起唐代文学就是唐诗,唐代确实出现了很多重要的诗人,他们的成就很高,唐代的抒情传统确实是很高扬的,是发展得很好的;但是,我觉得仅仅这样讲是不够的,有时候我们的叙事传统也是非常高扬的,而且也取得了很高很高的成就,可以说它们二者在文学史上是平分秋色、分庭抗礼、彼此彼此的。

  (二)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叙事传统上的地位唐代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时代,不但抒情传统非常发达,和唐代诗歌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个叙事传统———唐代的小说也是非常发达的,唐传奇是美不胜收的。唐传奇作家、作品的数量是相当多的,思想和艺术质量上乘,堪与唐诗比肩,共同造就了唐代文学的辉煌。唐传奇众多作品犹如一根丝线上贯穿的许多珍珠,它们在中国文化的光辉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不胜收!

  我以前写过一本书《中国古典小说的文体独立》,中国古典小说的发源是很早的,在还没有文化的时候,我们古代的先人就有一些传说、神话和故事在口语中流传,后来被记录下来成为书面文字的东西。所以说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是很早的,跟中国古代的诗歌是同时起源的,人开始讲话,开始思考问题,开始表达,要向别人叙述一种情况、一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叙事文学的萌芽。当然,抒情文学也是发源很早的,这两个源头,可以说是同时产生。以后,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上产生了文字,这以后就有文人用文字来写作一些作品,这些作品有一些是属于历史性质的,这些历史性质的作品就是叙事的作品。我们创作虚构小说最早的萌芽和胚胎,就是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作品当中的。

  所以说,中国古典小说文体是慢慢成长的,就像婴儿在母体里慢慢地成长起来一样,最后到唐代的时候这个孩子诞生了。唐代的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独立了。小说这种文体在唐代独立以后,就很迅速地发展起来。唐人除了会写诗以外,还用了很多才能和精力放在小说创造上。小说是从历史记载发展起来的,唐代以前很多历史记载,还有很多跟历史记载有关系的文字,这些都是小说的源头。有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志怪小说《搜神记》、《拾遗记》、《搜神后记》以及《柳毅传》等一些作品。这样的作品写一些神怪的故事,但是古人在写这些神怪故事的时候,他们并不认为这些故事是假的,而是认为这些传闻的故事是真的,他们用记录历史的态度把这些故事写下来。在唐代之前都是这样的。

  到了唐代,出现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就是文人开始有意识地编造故事了,也就是虚构故事,这是小说这种文体走向独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表征。为什么说它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了呢?就是因为它已经脱离了历史的母体———历史的母体规定它无论写什么东西都要真实地记载,哪怕是写一个鬼,你心里面也认为这个鬼是真实存在的。这是小说文体还没有独立的时候,但是它已经是小说的胚胎和萌芽———可是到了唐朝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在纪实的基础上开始虚构,开始编造故事。

  二、唐传奇的特色

  对于唐传奇的特色,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有非常经典的概括:“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鲁迅先生说,拿唐传奇跟六朝的小说一比较就看出来了,“演进之迹甚明”,唐朝人演进的痕迹非常明显,这个时候的小说家是有意识地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古人还不懂什么叫做写小说,以为自己记载的都是历史事实、传闻的事实,就老老实实地记下来而已,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写小说。唐人就不一样了,唐人知道自己是在写小说,为了能吸引人,就要把人物的命运写得有起有伏,悲欢离合,故事要非常精彩,遭遇要非常离奇古怪,但是最后都要交代清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故事出现。所以他们是有意识地在写小说,脑子里叙事的思维和才能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唐人的小说突破了史诗与诸子寓言的体制,也突破了魏晋小说主要是记录实事而不是虚构故事的局限,开始有意识地编织故事。而且他们还编织得好,好到让你感觉像真的一样。我们在分析小说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说法,叫“第二自然”,唐代的小说就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也就是这样,小说文体才算是真正地独立了。

  唐传奇在中国文学史叙事传统上的地位,最重要的地位就在于标志着一种叙事文体的独立,脱离了母胎而独立了。下面就具体讲一下唐传奇到底是怎么美不胜收的。

  (一)题材丰富,思想大胆唐传奇是唐人思考历史与现实有感而发的作品,所取的题材是非常广泛的。

  1.取材于历史的小说有的取材于历史。比如《长恨歌传》,写的是安史之乱造成了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白居易把这个历史故事写到了诗歌里,那么必须还有一篇散文体的、小说体的、故事体的文章来辅佐这首诗歌。所以陈寅恪先生讲,读《长恨歌》和《长恨歌传》,这两者是不能单独来看的,必须放在一起互相补充地看。还有一个同时代的人陈鸿祖写了一篇《东城老父传》,一个小说家通过东城老父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见证了安史之乱前的繁荣和安史之乱以后的衰落、衰败。

  2.取材于现实的小说还有小说取材于现实故事。比如《李娃传》,这个故事反映了唐朝人生活中的两件大事———这都是陈寅恪先生他们研究唐代历史时讲过的,一件事情是“宦”———做官。作为唐朝的一个文人、读书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考取进士做官、进入仕途,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这部小说写如果一个人在念书的过程中走上了邪道,没有能够走上这条路的话,就会越来越悲惨,最后沦落到社会底层,被世人、社会所不齿,连他的父亲都不要他。他后来也是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重新回到了上层社会,说明了“宦”的重要性。第二件事是“婚”———结婚的重要,唐朝人是很重视婚姻的。

  另外一篇小说也是取材于现实,也是最著名的一篇———《霍小玉传》。现实生活中两个不同阶层的男女,即使有真挚的爱情,即使郎才女貌,即使要求不高,只要求八年的共同生活,都办不到。妇女的生活在婚姻制度上是这样一种现实。

  题材非常丰富,有历史的,也有当代的,而且当代的生活面也很宽,有当代的政治生活,也有当代官员、读书人、市井的生活,有方方面面的反映。

  3.取材于想象的小说除了这些现实的东西,还有很多想象的东西,有很多天上地下的生活———天上是仙人,地下是鬼怪,而且唐朝的小说家都让他们和人发生关系,再把这些故事写到小说里去,把他们的一些理念、想法、感受、思考都写在里面。

  沈既济的《枕中记》———黄粱一梦,用一种虚构的方式把唐朝人的仕途之梦、婚姻之梦打破。《南柯太守传》跟《枕中记》的主题是一致的,它们是用一种虚构的方式来表达这些作家们对于现实的一些看法、感悟。现实中的人都是为了名、为了利在苦苦追求,但是这些作家已经看到了这些追求是没有多大意思的。但是它不是用一首诗也不是用一句话来表达,而是用一个故事来告诉你,说服力就更强,感染力就更强,潜移默化的力量就更强,表达了诗人生命的图景,反映了他们反潮流的精神———当时的潮流是要娶高流女子、做官,但是他们已经看破。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绍兴文理学院校报 2010年12月25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公告】第六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即将开班 欢迎报名参加
下一条: ·【讲座】刘湘晨:影视人类学的前沿呈现(11月18日周二下午14:00)
   相关链接
·[张雨]明代小说中的猿猴故事及其文化内涵·[张勋]白俄罗斯人的传奇散文:特征、与民族性格的联系
·[袁瑾]民间传奇故事的现代生长与媒介重述·[邢乐萌]温峤娶妇:“老夫少妻”母题的生成与故事改编规则
·[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宋赫]史事传说的传奇形态及其创编动力
·[任正]论苏东坡传说的大故事文类与文体之美·[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
·[罗浩]《笑傲江湖》的人物设置与游戏规则·[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张亦洋]癞女、鬼怪与他者:晚清以来小说戏剧的癞俗书写·[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程浩芯]传说入戏的文体互动方式
·[陈泳超]吕蒂的童话文体研究解析·[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
·[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王霄冰 陈科锦]民俗志的历史发展与文体特征
·[杨丽波 刘永发]从民俗语言的运用看赵树理小说的地域文化特征·[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