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环境色彩纷呈。语言对光谱进行了非连续的切分,形成了颜色词。不同语言颜色词的数量和种类不同。这引发人们思考: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究竟如何?
颜色认知既是生物事件也是文化事件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已有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种。
普遍进化理论。该理论认为颜色词和颜色认知相互独立,光波的物理属性和人眼的生物特性决定人类的颜色认知。Berlin和Kay对多种语言进行调查后发现,每种语言都有少量的基本颜色词。不同语言的基本颜色词存在着普遍结构,即每种语言都从黑、白、红、黄、绿、蓝、棕、紫、粉红、橙和灰中抽取基本颜色词。基本颜色词具有普遍的认知意义,是其他颜色的语义原型。讲不同语言的人的颜色认知具有一致性,不受颜色词的多少影响。Kay和Regier也发现,颜色命名具有跨语言的一致性。
语言关联性假设。该理论认为语言与认知相互作用,颜色词影响颜色认知。人们根据本族语的颜色词对光谱进行切分,感知到的是经过本族语过滤后的颜色。语言关联性假设对普遍进化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供了丰富的证据,但并未说明颜色词影响颜色认知的机制。
折衷理论。该理论认为颜色认知既受光波的物理属性和人眼的生物特性影响,也受语言和文化影响。颜色认知既是生物事件,也是文化事件。Berlin和Kay通过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颜色进行分类并让其找出最佳样例,发现了颜色的类别边界和基本颜色词的原型。Roberson等人发现,文化差异导致不同的颜色知觉。折衷理论考虑到了颜色认知中感觉刺激和非感觉刺激的相互作用,有较大合理性,但未解释物理、生理及文化因素的相互关系和运作机制。
巧妙分离影响颜色认知的各种因素
近年来,张积家及其研究团队对影响颜色认知的物理、生理、认知、智力、语言和文化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分离出不同因素在颜色认知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采用自由分类法考察汉族大学生的基本颜色词分类,发现存在无彩色、暖色、冷色三类,语义空间的维度为“彩色/非彩色”和“暖色/冷色”。另一项研究通过让汉族大学生对86个常用颜色词进行分类,发现其语义空间分别为“彩色/非彩色”、“暖色/冷色”、“互补色/非互补色”。3—4岁儿童无分类标准;5岁儿童开始按颜色深/浅和相似性分类,语义空间出现“彩色/无彩色”和“冷色/暖色”维度。这说明,颜色的命名和分类包括知觉、文化和学习成分。颜色认知离不开语言学习,并与思维发展密切相关。
盲人缺乏颜色的物理刺激和感知颜色的生理机制,聋人缺乏有声语言,弱智儿童缺乏智力。研究发现,盲童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是语言和文化影响的结果,语言部分地弥补了视觉缺陷。聋童眼睛正常,但缺乏有声语言,思维能力发展滞后,他们根据波长和饱和度对基本颜色词和基本颜色进行分类,这种分类体现了视觉的作用。张积家等人发现,智障儿童对基本颜色命名的正确率随年级增长而提高,他们根据明度和颜色名称的联系频率进行分类。可见,健全的生理结构是颜色认知的基础,认知与智力是颜色认知的关键,语言对颜色分类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不同,对颜色词的分类也就不同。张启睿等人发现,彝族、白族和纳西族的基本颜色词分类既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基本颜色词的类别不同,彝族分为暗色、冷色、暖色、白色,白族分为暗色、暖色、冷色、民族偏爱色,纳西族分为暗色、杂色、尊贵色、两义色、白色;基本颜色词的语义空间维度不完全相同,彝族和白族为“彩色/非彩色”和“暖色/冷色”,纳西族为“彩色/非彩色”和“杂色/单色”。这说明彝族和白族关注颜色心理感应,纳西族关注颜色饱和度。这表明,光谱是连续的,不同民族受语言和文化影响,优先注意到颜色的不同属性,并将这些属性作为分类的依据。语言对颜色认知的影响是直接效应(影响记忆)还是间接效应(影响知觉),谢书书等人通过选择色调和饱和度都恒定而亮度变化的黑、白颜色,让彝族、白族、纳西族和汉族大学生完成相似性判断和再认任务,发现四个民族对不同光亮度的黑、白色块的区分和再认存在差异,这反映了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彝族尚黑厌白,白族尚白厌黑,纳西族对黑和白态度混沌不明,白和黑在汉文化中都有褒、贬两重含义,且贬义多。四个民族在再认中对黑白的认知差异比在相似性判断中大,反映了语言的直接效应;对黑白的知觉差异则体现了语言的间接效应。
三层次、六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颜色认知
张积家等人提出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相互作用理论,认为颜色认知既涉及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加工,又涉及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加工。影响颜色认知的因素有物理、生理、认知、智力、语言与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理—生理水平、认知—智力水平、社会—文化水平。三个层次、六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人的颜色认知。语言作用于认知—智力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在加工中,如果某一加工层次出现了问题,其他层次会做出相应的补偿。如盲人缺失视觉,颜色认知就由认知—智力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决定。聋人听不到语言,颜色认知也异于健听者。智障儿童和原始民族由于智力水平低下,语言为他们提供了颜色分类标准。如果人的感官和智力正常,颜色认知差异就由语言与文化决定。
相互作用理论的理论基础,一是马克思的感觉社会化理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从事的社会活动不同,对同一事物产生的知觉也就不同。二是知觉的相互作用理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共同决定知觉,二者的作用此消彼长,如知识经验丰富,概念加工就会起主导作用;反之,感觉输入的作用就会凸显。三是联结主义理论。认知水平是神经网络中的结点,结点之间会相互影响与代偿。四是语言象似性理论。个体掌握颜色词的过程就是掌握一个民族看待颜色的方式。五是知觉类别效应。颜色词的获得是类别学习过程,人们对本族语言中的颜色边界敏感,辨别力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0月27日第661期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