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度中国民俗学奖·青年学术奖颁奖仪式
2014年10月10日至15日,中国民俗学会第八届代表大会暨2014年年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民俗学奖·青年学术奖(2014年度)”颁奖仪式。
“中国民俗学奖”是中国民俗学会设立的最高学术奖项。“中国民俗学奖·青年学术奖”专项奖励45岁以下青年学者的学术成果,每年奖励一项成果。2014年度的“中国民俗学奖·青年学术奖”是学会首次评选并颁发该奖项。经过中国民俗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推荐并投票评选,陈岗龙的《蟒古思故事论》获得“中国民俗学奖·青年学术奖(2014年度)”。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向首届“中国民俗学奖·青年学术奖”的获得者北京大学陈岗龙教授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本届“中国民俗学奖·青年学术奖”的奖金由学会下属二级研究机构——中国香文化研究中心提供。
·获奖著作简介·
《蟒古思故事论》,作者:陈岗龙;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3年5月。
《蟒古思故事论》是系统研究内蒙古东部地区民间流传的说唱文学——蟒古思故事的学术专著。蟒古思故事是在蒙古族游牧文化、汉族农耕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相交融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说唱文学。在蒙古英雄史诗传统的基础上,蟒古思故事集英雄史诗、本子故事(蒙古族民间艺人根据中原汉语历史章回小说蒙古文译本改编的说唱文学)和佛教神话传说为一体,形成了其丰富多彩的文学和文化内涵。虽然国内外蒙古英雄史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绩,但是因为蟒古思故事的边缘文化特征,至今还没有全面系统研究蟒古思故事的学术著作出现。本书是作者长期潜心研究蟒古思故事文本文献和多次实际的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比较全面系统研究蟒古思故事的学术专著。全书共九章,概括介绍了蟒古思故事的演唱民俗和蟒古思故事说唱艺人及其演唱的蟒古思故事基本内容,评述了蟒古思故事的搜集整理与科学研究的情况,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详细考论了蟒古思故事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分别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本子故事和佛教神话传说在蟒古思故事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神话学的角度分析比较了蟒古思故事“天神下凡人间降魔除妖”的神话主题和叙事结构,对蟒古思故事和《格斯尔》史诗、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进行了影响比较。本书资料丰富,完全是蒙古语第一手资料,其中通过民俗学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都是第一次公布,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研究视野宽阔,将蟒古思故事放在蒙古游牧文化、汉族农耕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相交融的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背景下研究,拓宽了探索的领域;研究方法多样,运用史诗学、神话学和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手段,对蟒古思故事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研究。
《蟒古思故事论》的出版在蒙古英雄史诗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蒙古英雄史诗的地理分布中,卫拉特蒙古和卡尔梅克的英雄史诗因其宏篇巨著《江格尔》受到特别关注,得到比较充分的研究,布里亚特和喀尔喀蒙古史诗的研究也有多部著作问世,惟独东蒙古的蟒古思故事的研究一直非常薄弱,本书填补了这个学术空白。在蒙古英雄史诗的发展阶段的研究中,蟒古思故事被学界称做变异史诗和模仿史诗,但是至今没有人充分探究蟒古思故事的这个史诗形态。本书系统研究了作为蒙古英雄史诗晚期形态和变异状态中的蟒古思故事,对蒙古英雄史诗发展规律的理论探讨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供稿)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