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人口普查全县有羌族163人,较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3人,增长了160名⑨。他们主要是由汉族恢复为羌族的。其缘由是平武豆叩区的部分与北川羌族是直系血缘关系的居民,恢复了羌族的民族成分。从90年代起一直申报为汉族的平武羌族后裔提出恢复羌族的民族成分的请求。从1997年起到2000年,前述羌族聚居的3镇3乡,符合政策的群众先后恢复了羌族的民族成分,羌族人口猛增到3万余人,成为全县少数民族中人口增长最快,数量最多的民族。由此可见,平武的羌族人口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迁移影响关系不大,基本是因为族群改变民族成分导致的民族间人口的此消彼长,即人口学上说的社会变动。
概略地说,引起平武县羌族人口演变的社会变动可以归纳如下:
平武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稳定和控制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的前沿阵地,因此,为了确保其统治,从宋代开始,就采用武力征服,进行统治。仅明代,就与白草诸番羌进行了长达200年之久的战争。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该地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构成等。特别是对羌族人口的影响更为巨大,时白草番诸羌人为逃避战乱、迫害,不得不隐匿自己的民族身份。清代以来,因战乱、改土归流强制汉化、民族融合等多重原因,而改用汉族的服装、语言、文化等。因此,今天当我们去到平武南部的羌族聚居区域,已经很少直观地看到羌族文化的表象特征。但是,深入到寨子和老乡的家,当地羌族群众仍然保留了许多自己民族独有的生活习俗,如供奉坛神(角角神),使用火塘鼎锅,老人喜着青布长衫和包白头帕,穿绣花鞋(云云鞋)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白草番后裔的信念,在心理上的民族认同感和回归意识,并不因历史的变迁,政权的更迭而改变。因此,随着党的民族政策逐步落实,平武羌族的人口增加就成为一个非常典型的社会变动导致人口变化的案例,有利于我们认识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演变的一些特点。
二、调查方式及资料说明
为了深入了解羌族边缘区人口的各种结构、形态及其发展变化,我们随机抽取了锁江羌族乡作为重点调查区域。锁江乡位于平武县的南部,距县城120公里,东面和北面与平武县大印镇毗邻,南方和西方与北川县接壤。全乡幅员面积249平方公里,1744户人,总人口6673人,其中羌族人口占97%以上。2005年从户籍管理部门随机抽取了该乡水口村的人口资料。此后,采用民族学的典型调查方式,在水口村进行了逐户调查。通过调查核实,该村实际有村民家庭107户,人口452人,其中羌族417人,汉族35人,羌族占92.26%。
三、羌族边缘区人口构成之特点
(一)羌族人口发展步伐减缓,自然增长近年稳定在很低的水平
平武羌族在实行计划生育之前,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县内其他山区农村相同,处于自然生育状态,呈现传统的高出生、高死亡、高自然增长的特点,其人口自然增长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羌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羌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人们生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并且长期稳定在较低的水平。尤其是近几年,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基本相等,个别年份甚至是死亡人口多于出生人口,其增长水平基本处于替代模式,部分年度为负增长。如锁江乡的人口统计资料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的5年间,羌族人口的出生率分别是:10‰、9‰、6.7‰、7.2‰和6‰;死亡率分别是:5.6‰、10.8‰、6.6‰、9.5‰和7.5‰;自然增长率分别是:4.7‰、-1.8‰、0.1‰、-2.3‰和-0.8‰。对水口村的调查同样反映出这种状况,近5年该村共新出生婴儿12人,死亡人口15人,死亡人数多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中多为老人,仅1例为儿童。
上述数据说明羌族人口的增长模式发生了显著的逆转,出生率连续下降直至保持在较低水平,死亡率也不断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维持在低水平。其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与全省一致,由“三高”(高出生、高死亡、高自然增长)转变为“三低”(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