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阿六敦(汉译名斛律金),是生活在公元五世纪下半叶的敕勒(维吾尔)族人,是维吾尔族第一个诗歌翻译家。由他翻译并即兴演唱的《敕勒歌》,上千年以来代代相传,脍炙人口,已成为千古名歌。《敕勒歌》不但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民间文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研究文学翻译史、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文化交流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阿六敦;敕勒歌;翻译家
一、引言(Söz Beshi)
《敕勒歌》的汉译者阿六敦,是古代敕勒人。敕勒部是现代维吾尔族的远古族源。
我国的维吾尔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光荣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和祖国其他各民族一道对于创造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历史文化、共同保卫和建设祖国边疆、反对外敌入侵和民族分裂,开拓沙漠绿洲、发展社会经济文化,都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而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各民族的先进文化互相交流,互相促进,友好相处,对中华文化的缔造和发展繁荣,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早就进行着伟大的翻译活动,这当然是自然而然的社会现象。因为各民族、各种语言之间需要交流、沟通。因为不同民族之间,“言语不通,嗜欲不同”,总得有人来“达其志、通其欲。此乃译者事也”[1](P23)。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出现了“通尺”(tong chi)或译为“通讫”,以及“狄韪”(diwdi)、“诋诋”(didi)等专用名称,是北方草原上的突厥、回纥、鲜卑等的专司人员即翻译的名称。“西方曰狄韪,传言喻说”。古文“狄韪”(diwdi)、“诋诋”(didi)都是从敕勒(回纥)语“说”音借过来的突厥语词。由于翻译人员在“传言喻说”(翻译)的时侯,经常使用“诋诋”(didi,他说)一词,从而得名。这是古汉语从古突厥语中借来的词汇[2]。
维吾尔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家族中的突厥语族。早在秦汉时期,就活跃在我国北方广阔的草原上。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公元前三世纪末,有丁零部落,处在匈奴统治下。后来学术界均认为丁零就是维吾尔人主要的远古族源之一。到了公元四——七世纪,丁零(turik,tura)在汉文古籍中被称作“铁勒”(turik)(又为“狄历”、“赤勒”、“敕勒”,皆为“tura”即“丁零”的音变)[3],也因其所乘之车高大,而近边塞的人又以意译称他们为高车。“丁零”演变成“铁勒”,从“铁勒”(turik)、“敕勒”变为“高车”(igiz qaklik yarya、qangqi),高车部又由“袁纥氏”(uyghur)、“狄氏”(turik)、“斛律氏”(külüg)、“解批氏”(käbük)、“护骨氏”(qughuz)、“异奇斤氏”(erkin)、等六部构成高车部落联盟。到了隋唐时期,“高车部”在史料中以“韦纥”、“袁纥”、“回纥”、“回鹘”(uyghur)等名称出现[4](p24-25)。公元740,回鹘人在漠北建立了回鹘汗国(公元740——840年)。回鹘汗国与唐王朝长期友好相处,唐王朝与回鹘采取了“和亲”政策。唐朝前后有三位公主下嫁回鹘(维吾尔)可汗,她们是宁国公主(肃宗幼女,公元758年)、咸安公主(德宗女儿,公元788年)、太和公主(穆宗之妹,公元821年)。在漠北草原上存在了百年的回鹘汗国与唐朝的关系十分亲密,每次唐朝皇家公主下嫁回鹘可汗,公主都带去了大量的工匠艺人和随从人员,当然包括语言翻译,他们长期留住[5]。汉族与回纥(维吾尔)族上层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首先通过语言翻译。汉族公主把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入到回鹘地区,经过翻译介绍给回鹘,对回鹘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促进作用。根据史书记载,宁国公主下嫁回鹘葛勒可汗时,带去的唐朝汉族工匠艺人为葛勒可汗设计了城市,与回鹘可汗一起在色楞格河畔建筑了一座新的城市,取名为富贵城。回鹘人先后建造了可汗城、富贵城、可敦(公主)城等。不但开创了回鹘民族的城市生活之先河,而且在城市建筑艺术形式和风格方面,深受中原建筑艺术之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汉维(回纥)翻译起到了桥梁作用。这在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语言文字翻译史上也是罕见的。如近代在漠北鄂尔浑河流域发现的《九姓回鹘毗伽可汗碑》(Toqquz Uyghur bilga haqan mãnggu teshi),不但有回鹘文,而且还刻有工整的汉文译文,碑座的式样和雕刻的花纹都体现了中原风格,象征了回纥与汉族的亲密关系。还有《磨延啜碑》又称《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Muyunchur haqan mãnggu teshi)、《暾欲谷碑》(tunyuquq mãnggu teshi)、《铁尔浑碑》等[6]。这些碑文有回鹘文的同时,分别有突厥文、粟特文和汉文译文铭刻而成。这些史实都说明,远在我国古代,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铁勒、回鹘等民族同中原汉族地区已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交往,汉文化和汉语言文字对回鹘文化也产生了影响。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精通汉语文的少数民族翻译家(如慧琳,疏勒人;利言,龟兹人)和精通民族语文的汉族翻译家(如“通四夷语”为当时“第一”的刘世清,公元六世纪末,北齐朝人)等大量出现。在我国历史上无数个语言文字翻译家的出现,并非偶然,有其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更是各民族共同生活、和谐相处,互相学习的结果。我国语言文字翻译史充分说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