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当代西方口述史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访温州大学口述史研究所所长杨祥银
  作者:杨祥银 记者 耿雪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06 | 点击数:6958
 


  就西方学界而言,关于“口述历史”(oral history)这个术语的起源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不过,毫无争议的是它已经成为学术界乃至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重要话语。2012年《纽约时报博客》甚至宣称我们正进入一个“口述历史时代”。而在中国,近十年来,口述史学在不同学科领域与历史书写中也得到迅速发展,甚至呈现出“火爆”趋势。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音乐口述史学术研讨会”上,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温州大学口述史研究所所长杨祥银博士。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口述史学在国外是如何兴起和发展的?

  杨祥银:国际口述史学界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学源起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即以美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兰·内文斯(Allan Nevins)于1948年创建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Columbia University Oral History Research Office)为标志。目前,它拥有全国性的专业学术组织——口述历史协会(Oral History Association)和官方刊物——《口述历史评论》(Oral History Review),地方性的口述历史组织和研究中心也遍布全美各地。而且,在美国的中小学和大学中都设置口述历史课程或学位,培养了一大批历史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口述历史工作者。

  而在美国的影响下,同时也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自身学术发展的内在需求,口述史学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兴起于英国和加拿大等欧美地区,而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则逐步流行于世界各地。随着口述史学在欧美和世界各地的发展,各国口述历史学家感到有必要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口述史学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在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的倡议和组织下,第一届国际口述历史大会(International Oral History Conference)于1979年3月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Essex)举行。需要指出的是,大概在1982年左右,有许多人主张应该将1976年12月在意大利博洛尼亚(Bologna)举行的“人类学与历史学:口述资料”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thropology and History: Oral Sources”)称为第一届国际口述历史大会。因此,1979年英国会议顺次被称为第二届国际口述历史大会。1996年6月在瑞典歌德堡(Goteborg)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口述历史大会上,国际口述历史协会(International Oral History Association)正式宣告成立,此后每两年定期举办一次国际口述历史大会。

  简言之,作为战后兴起的为数不多的兼具学术研究意义、社会激进议程与公共历史价值的历史学分支学科,在过去的60多年间,尽管遭遇来自各方的挑战与质疑,不过,在世界各地口述历史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口述史学发展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国际历史学界以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记者:如果把口述史学作为一种研究视角,这种方法在历史学以外的其他学科也得到了很多关注。目前口述史学研究被应用于哪些学科的研究中?

  杨祥银:口述史学从诞生起就已经超越历史学的学科界限,就目前而言,他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学、档案学、社会学(社区研究)、人类学、民俗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民族志、族裔研究、医学(老年医学、叙事医学)、心理学、建筑学、犯罪学、妇女(性别)研究、赋权研究(政治和解、社会正义、法律诉讼、残障研究)、传记研究、移民研究、灾难研究、文化研究、LGBT研究(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研究)与媒体研究等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在推动跨学科研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记者:在口述史学的发展历程中,西方口述史学有哪些主流趋势?而这些趋势是否在世界范围内的口述史学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共性?

  杨祥银:综观当代西方口述史学的发展历程,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各有差异,但就主流趋势而言,还是有诸多共通之处。我们以美国为例,通过对过去60多年来美国口述史学发展过程、特征与研究视角的考察与分析,我认为在这段时期内美国口述史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种主流趋势:

  一是作为“档案实践”的口述史学(1948年——20世纪60年代中期):口述史学在美国兴起的最初动力是旨在弥补现存文件记录不足或空白的档案考量,即强调口述历史的史料价值。正如美国学者戴维·杜那威(David K. Dunaway)和维拉·鲍姆(Willa Baum)指出的,由阿兰·内文斯和路易斯·斯塔尔(Louis Starr)引领的美国第一代口述史学家将口述历史视为撰写口述传记和口述自传的一种工具,以及作为为将来历史学家搜集和保存重要原始史料的一种手段。正是这种以保存史料为首要目的的“档案实践”(archival practice)主导了美国口述史学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的发展趋势。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4-09-30 10:1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理查德·兰德教授访谈:解构的遗产及其未来
下一条: ·谈中国口述历史发展的最大隐患
   相关链接
·[王丹]舞蹈口述史的理论构塑与应用价值研究·[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林玉惠]珠算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天津发布
·中国民俗学呈多学科融合发展趋势·[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
·[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非遗学术大家口述史项目启动
·[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运河记忆:在嘉兴船民的口述史中,寻找对民间生活的敬意
·民间文化保护注重细节追问·[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