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具体研究中,尤其重视土司行为与稳定、发展的相关性原理的探讨,以及土司人文区位和土司族群文化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在微型社区的秩序、稳定与发展方面,主要以土司基层社区内部组织与结构为研究起点,研究土司的组织形式和行为,从而评估现代化之下,土司意识与行为对土司区的秩序与稳定、发展的影响。研究实体可以是村落、乡镇、整个区域,甚至包括周边的生物、生态和地理环境。实体村落的研究,重点是村落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村落内部的组织结构,然后是其他类型村落的对比分析,由近及远,逐步扩充到乡镇、区域等层次。这是一种从个别到整体、从历史到现实的路线,目的是以类型化对比研究来透析整个土司区和土司带的土司社会。它以发展的观点观察土司社会,注重土司区社会文化的生成与发展脉络、土司文化与汉人文化的互动和整合、土司区汉人社会原型的民族化与土司化变异、社会文化变迁与土司的社会适应等等内容。在土司人文区位方面,具体研究土司区的主流社会以及汉人社会(包括其亲属关系、家族组织、方言或文化认同等),土司宗教信仰的象征体系,土司仪式性联姻和实质性联姻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等等。在土司族群文化方面,具体强调土司族群文化在各民族文化中的主体性,以及它内在的政治价值等。
(四)土司学研究的核心层面
土司学研究的核心层面,是土司学的学科定位及其理论取向。
土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专门学,是一门由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政治学、行政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行为学、伦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整合之下的专门学。它重视土司文化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关联,注重土司文化发展与土司文化沉积现象的关联,注重研究土司区内部政治革命、政治改革、民主政治与土司区外部政治征服的关联。
不能忽视的是,土司学在其形成中,先后介入者是政府官员、学者和一些社会人士。他们分别具有民族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文学等复杂的学科背景。各学科虽然专精于各自专门史的贯通,但较少有兴趣关注其他学科领域的土司研究,因而缺少会通。这就产生了不同的学术立场和不同的学科本位观,使传统土司学研究的价值观与范式五花八门,从而形成了多元化、多体系的土司理论方向。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成立全国性的土司学研究中心,定期召开土司研讨年会进行各学科、各知识层次学者的沟通;另一方面是沿着其他学科和学派的视野实现土司学的科际整合。从科际整合而言,历史学和人类学主要立足某一历史时期的社区文化(11)的多样性及互动关系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社会学主要立足某一历史时期的土司社会进行分区与分层研究,文化学与政治学主要立足土司文化进行文化分层与分类研究,政治人类学主要对残留的土司现象进行土司类型分析,历史人类学主要立足于土司文本进行时空坐标定位研究,行为学主要立足某一时期土司权力行为与社会秩序进行跨时代研究,心理学主要立足于某一时期土司社会的祭祀、信仰等进行结构功能分析,艺术学主要立足于土司艺术实体进行跨时代研究,等等。如此,形成土司学研究的科际整合范式,以减少土司学者的流失。(12)从研究内容的整合而言,不论是土司志还是土司学,其主要研究内容不外乎六个方面,即土司、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含土司政治文化)、土司社会、土司区、土司带。土司志方面,各民族学者已经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然而乏人对其理论与方法进行应有的系统研究。土司学方面,借鉴西方各学派的理论也存在不足。这里略举数例,谈谈土司学理论的基本建构:一是土司区和土司带研究,可以借鉴西方传播学派的“文化圈”、“文化层”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就可以在土司区和土司带变迁(13)基础上考察土司文化整体的“层序”,就能全方位了解土司文化的变迁过程。二是土司文化的模塑作用,可以借鉴西方社会学派的理论,主要是涂尔干的社会事实、社会形态和文化现象生成的观点。三是土司文化的评价与研究路径,可以借鉴西方历史学派的理论。博厄斯等人认为文化在“内部发展”与“外部影响”中形成,是一个“多向发展”体系,民族“文化传统”形成了民族文化之间没有价值高低区分的差异性。他们这些观点无疑对我们公正评价和深入研究土司文化具有启示作用。四是将土司制度作为土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可以借鉴功能学派马凌诺夫斯基的制度是文化的真正要素,[18]制度的功能增加会造成制度形式的逐渐分化等等观点。与我国学者比较,西方学者的研究重视现实与历史的关联,注重文化要素与文化整体的关联,注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注重研究主题的多元化和研究地区的拓展化。这些均是土司学理论研究必须借鉴的。在我国“身/家/国/天下”粘连结构中,在我国“民族/族群/社群/个人”之间边界模糊的情况下,文化因人的生存与享受生活方式而生成,并无价值评价上的好坏之分。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立足微型社区现实,大胆地挖掘、整理和传承土司文化,客观、历史、辩证地研究土司文化,形成中华文化认同,具有借鉴意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