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
  作者:巴莫尔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21 | 点击数:18829
 

  四、相关资料的收录和汇编

  本家谱收录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资料,包括《俄糯三子家谱源流──祖先的传说》、《彝族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编修说明》、《其乐融融天地间——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首届家支代表大会盛况》、《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家支规约》等,可与家谱正文形成互为阐释的文本解读关联。2009年11月,我们应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邀请,参加“首届中国彝族祖先阿普笃慕文化节彝族祖先铜像开光暨祭祖大典”,我代表大小凉山彝族儿女为六祖之老三慕雅热铜像揭幕。2010年3月应邀同川滇黔桂及北京等地彝族同胞一起参加大理州“巍山首届南诏文化节”,并代表四省区的彝族儿女在“南诏十三代王祭祖大典”上庄严地宣读了“祭文”。本《世家谱》也收录了阿普笃慕及六祖的巨型雕像图片,六祖后裔武、乍、糯、恒、布、默六部在川滇黔桂的分布图,巍山祭祖大典的祭文祭词等资料及系列照片。这些图文资料十分珍贵。过去许多家支的谱牒、家谱都未曾这样整理编写过。这又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家谱编纂,所汇编的相关资料可供研究和参考。

  五、搜集、整理家谱的经验和体会

  在《世家谱》的编修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首先,家支内部需要制定一个好的规约。

  2005年10月,杰史家支的苏易们形成共识,决定于2006年初在昭觉拉一木乡木子来吾村召开杰史九子代表会议。为了用健康、文明的语言,积极向上的精神来规范本家支的言论、行为和举止,使本家支的成员成为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民族的好公民、家支的好成员,我为杰史家支起草了一份以“八要八不要”为记忆要诀的《杰史九子家支守则》。这份《守则》在2006年1月20日召开的杰史家支代表会议上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赞同。其后,该《守则》经过修改,于2009年10月4日在西昌召开的俄糯三子家谱研讨会上又一次获得了与会代表们的拥护和赞同,并决定更名为《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家支规约》,要求杰史、阿涅、木库家支的子孙们努力做到《规约》所要求的“九要九不要”的行为准则。这样的《规约》可以说是彝族家谱族谱史上的首创,也是我们修谱工作中的一个创造,载入了世家谱。

  其次,家谱编修应在尊重历史记忆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归结起来,在《世家谱》的编修过程中,除遵循彝族的叙谱传统外,有三点突破。第一,按彝族家支家谱的记忆惯例,同胞兄弟中只记长房,如果长房无子嗣,其他兄弟中有子的一人入谱,其余不记。本世家谱涉及俄糯三子杰史·阿涅·木库三个家支的后人,将同胞兄弟都写入了家谱。第二,彝族历代家支家谱只记男不记女,此次除按传统习惯外,依据各家支的意愿,将本家支的男女成员,包括外家支嫁入本家支的女性收录以名册的形式编入家谱。但也有家支仍按老习惯未填报女性成员,编委会予以尊重外,经协商决定将编修、审定两个委员会的全体委员本人及其家庭男女成员编列入谱。这样从花名册上看,相互称谓、辈分一目了然。第三,过去大小凉山彝族家谱谱源,多数从阿图古侯、阿格曲涅两兄弟述起,或从木乌(木火)斯杰、斯杰瑟杰或木乌(木火)斯明、斯明瑟明述起,任何一个家支的谱都没有与云贵两省的彝族谱系联通。本家谱定稿后,我们专程赴云南昆明拜访“中国彝族通史办”总负责人原云南省民委主任、现任云南省彝学会会长马立三等有关专家,以便厘清凉山彝族谱系的谱源,与云贵两省彝族谱系沟通、衔接。我们传承家谱、追述历史就有了一个明晰的“路线图”。因此,在凉山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中是我们第一次使用了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阿普笃慕文化园”阿普笃慕及其六祖巨型雕塑的珍贵资料,以及云南昭通市阿普笃慕文化广场滇川黔三省彝学会绘制的《彝族六祖分封迁徙示意图》。这是我们编修《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的一个突破。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曲木铁西]“民间文献丛刊·彝族家谱”总序
下一条: ·[舒瑜]发须爪中的“迷信”与“道德”
   相关链接
·[周波 李扬]家谱中的女性书写变化与社会结构固化·[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
·[陈立仁 朱炳国 葛金华]祠堂与家谱的伦理永驻和伦理永恒·[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邵凤丽]从“有妇无女”到“女可承祧”:家谱中族女书写的历史变迁·[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
·[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赵世瑜]民间文献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朱晶]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收集、问题、对策·[谭钦允]广东家谱的民间信仰史料探述
·[沙伊珂]谈论重修中国锡伯家谱之现象问题·[黄皓]民间家谱的当代沿承对记住“乡愁”的意义初探
·郑振满:民间文献如何让历史研究“接地气”·[许多多]民间文献中的语音线索
·[方云]传统家规家训与现代乡村社会治理·[徐彬 孙黎丽]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
·[曲木铁西]“民间文献丛刊·彝族家谱”总序·[苍铭]“民间文献丛刊”前言
·[包和平 包爱梅]中国少数民族文献目录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