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既是伊斯兰教徒,又是佛教徒,这种双重身份,促进了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扩大了佛教在东南亚的影响。历史学家吴晗在《明史简述》中说:“当时南洋的许多国家信仰回教,而郑和也是回教徒(但也同时信仰佛教),选派这样的回教徒到信仰回教的地方去,就可以减少隔阂,办好事”。1409年,郑和奉命封拜里迷苏剌为马六甲国王,支持马六甲(满剌加)发展成为强大的王国,给马六甲王国改宗伊斯兰教以真正的动力,使它发展成为东南亚的伊斯兰教中心。到今天,马来西亚仍保持着伊斯兰国家的传统,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郑和又是佛教徒,深谙佛教建筑艺术,在佛教盛行的泰国(当时称暹罗),他帮助当地人建造了三宝寺塔、礼拜寺、西塔和锡门,弘扬了佛教文化。
此外,马、泰文化中体现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注重血缘关系,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以及诸如祖父、姑父、姐夫等称谓,都来自汉文化的影响。
2.近代和现当代汉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近代,特别是1860年清政府取消海禁政策之后,华人更是大量移居新、马、泰等东南亚国家。1860年,新加坡华人已占总人口的61%;[14]19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有10多万中国劳工进入泰国;[15]20世纪初,仅移居到(马来西亚)北婆罗州的华人就有近百万。[16]同盟会成立后,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入,许多革命者来到东南亚(孙中山就曾两次到泰国,多次到新、马)进行革命活动,此后,华人移居东南亚的热潮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天,东南亚仍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数量最多的地区,新、马、泰等国就更加突出。据1991年的统计,新加坡华人有200万,占总人口的76%;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有500万,占总人口的1/3强;泰国的华人华侨数目达645万,占总人口的12.5%。[17]
如果说古代汉文化对新、马、泰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器用文化和宗教文化上,那么近现代,随着华人移民的迅速增加和华人经济的崛起,成熟的汉文化对新、马、泰文化的影响则渗透到社会文化的诸多方面。
近现代,东南亚国家出现了大量的华文报刊,在华文报业最繁盛的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泰国出现了大批华文姐妹报;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华文报刊出版;新加坡华文日报达30多家,还有期刊100家以上。[18]此后,华文报刊的出版一直没有停止过。目前出版的华文报刊,新加坡有4家,泰国有6家,马来西亚有20多种(总发行量达80多万份)。[19]这些华文报刊在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文化交流中,无疑也起了桥梁作用。
六七十年代以来,东南亚的华人经济迅速崛起,华商企业和财团独领风骚。在今天,华商经济已成为新、马、泰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随着华人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知识层次的提高,“华人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参政意识逐渐增强”,[20]不仅有华人个人、还有华人政党参政。泰国在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以后,已有8位华裔政治家担任内阁总理,更多的华裔担任了高级官员;陈祯禄于1949年2月组建的“马华公会”,今天已成为马来西亚等二大政党,在议会中拥有近30个席位;[21]1954年11月组成的以华人知识分子为主的人民行动党,今天是新加坡的执政党。
华人的参政,不仅提高了华人的社会政治地位,而且也促进了汉文化的进一步传播,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言文字。不同的文化是以不同的语言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渗透,也以语言为中介。今天,随着华人与居住国民族的不断融合,汉语已深入到新、马、泰的社会生活之中。在泰国首都曼谷,汉语中的广东、福建方言,特别是潮汕方言,在商业区仍可通行;近年来,泰国政府已将华文列为仅次于泰文、英文的第三种语言;在马来西亚,汉语是通用语言,除出版华文报外,还设有华社资料研究中心,出版华文书籍;近年来马来西亚开始重视华文教育,学习华语,重新成为该国的一大热点;在新加坡,有一年一度的推广华语运动,华语已成为当地第二语言。汉语在新、马、泰的推广与普及,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
节日习俗。节日习俗表现了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具有明显的文化传承性。泰国的宋干节与我国云南傣族的“泼水节”相同,表现了他们之间相互影响,以及受印度佛教文化熏陶的共同特点;马来西亚的朝圣节(相当于中国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斋月等与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穆斯林的节日相同,也体现出伊斯兰教文化在两国的传播及相互间的影响;而新加坡的民间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妈祖圣诞日等,则更明显地表现出与汉文化的密切联系。如果说马、泰的节日体现的是与同属汉文化圈的不同次文化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那么,新加坡的节日习俗,则表现了与汉文化圈中主体文化的密切联系。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