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敬蓉]文化交流与多元融合
——新、马、泰文化与汉文化之比较
  作者:敬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17 | 点击数:7515
 

 

东南亚位于亚、澳两大洲和太平洋与印度洋交汇处,地理环境的相对开放,使东南亚国家很早就与其他国家建立了交往和联系。外来移民不断涌入,异域文化竞相传播,形成了今天东南亚多元民族结构和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在文化上也体现出多元性的特点。历史上,东南亚国家曾先后受到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汉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几次大的冲击,而又以汉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的影响最为突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文化[1]所具有的多元性,集中地体现了上述三种文化的影响。新、马、泰三国同属与中国不直接接壤、但与中国的交流开始得很早的东南亚国家;三国的华人华侨数量及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东南亚国家中很突出;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也随着双方的交流和华人的迁移,传播到了这些国家。因此,新、马、泰文化与汉文化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可比性,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一、汉文化与新、马、泰文化简述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长期自给自足、讲求血缘关系的农业宗法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包容道家文化,又吸收外来佛教文化的传统文化。这种建构在汉文字基础上、具有超时空性和极强内聚力的文化,就是汉文化。以儒、道、佛三家思想为支柱的汉文化,其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天地万物及社会的和谐;由于注重血缘关系,把人伦观念也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因此,强调道德的维系作用,体现出浓厚的伦理型特色,集中地代表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特点。
与古老的汉文化相比,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新、马、泰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则要晚得多,而且更多地体现出外来文化的影响。
作为东南亚的海岛国家,有着优越地理环境的马来西亚很早便开始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不断有外来人口移居此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异质文化也随经贸活动传了进来。因此,马来西亚在历史上受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和汉文化的辐射和影响较大。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伊斯兰教,13世纪时传入马来西亚,15世纪,由于马六甲国王大力提倡,伊斯兰教便成为马来西亚的主要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种宗教并存,使马来西亚在接受外来文化之后,形成以伊斯兰文化为主、包容其他多种文化的多元传统文化。在强调顺从、虔诚、文雅、谦恭、和善的信条中,也体现出其他宗教的影响。
同属海岛国家的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移民社会”,人口由外来民族构成,华人占总人口的76%,人口较多的还有占14.8%的马来人及占6.4%的印度人。[2]外来移民带来了多种宗教信仰,其中信奉中国民间宗教妈祖、伊斯兰教和佛教的人较多,表现了独种宗教融合的特点。这些宗教都拥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儒家文化,表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心态、节日习俗等各个方面;而政府提倡的尊亲孝亲、含蓄谦和、温柔敦厚,则集中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
与新、马的多元文化特色相比较,东南亚陆地国家的泰国,在文化上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泰国文化是以佛教文化为主体建构起来的。公元前3世纪,佛教就由印度传入了泰国。13世纪中叶,素可泰王国建立后,拉马坎亨为了建立与政治独立相适应的文化,不仅统一了文字,而且还大力提倡佛教,引进经锡兰改造后的上座部佛教,并与原始宗教相结合,迅速在泰国传播开来。今天全国有95%的人信奉佛教,是一个“黄袍佛国”。
佛教在泰国的影响涉及社会、政治、文化、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泰国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泰国广泛使用佛历,以佛祖释迦牟尼逝世之年(公元前543年)为纪元之始;政府及民间的许多仪式都采用佛教礼仪;泰国的传统节日,如万佛节、宋干节(泼水节)、春耕节、吠舍佉节、水灯节等,都与佛教有关;泰国男子,一生中须剃度出家一次;相遇见面时,人们要互致源于佛教的合十礼;传统艺术,如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更是体现出佛教艺术的特点。可以说,佛教文化是泰国文化的主要特点。
总的来说,汉文化与新、马、泰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融入外来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新、马、泰文化更突出地体现了在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自己文化的特点;几种文化都有较强的延续性和传承性(新加坡文化因其发生的时间有限而另当别论),体现出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华林]傣文历史谱牒档案研究
下一条: ·[东人达]南方少数民族社会女权现象分析
   相关链接
·[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林海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伦理困境·[王丹]多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仙妻”形象研究
·[钱寅]时间`空间`命运·[海力波]金液与苏摩:唐代志怪中的印伊文明元素
·[刘晓峰]东亚视域下的琉球石敢当文化·[张明明]“海丝之路”背景下的中琉妈祖信仰书写及其文化交流意义
·走进“一带一路”非遗传承文化交流论坛举办·吴新峰:《多元文化交流视野下的新疆世居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毛巧晖]文化交流与民族特性的凝铸:基于京族口头叙事的考察·“苗族蜡染”讲座在马耳他举办
·专题║ 《西北民族研究》:“一带一路”与文化交流·[谢中元]“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维吾尔民歌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王天军]丝绸之路鹰猎习俗及其文化交流研究
·对话刘守华:为什么中国没有《格林童话》?·传播民族文化 共享世界文明
·江苏非遗亮相台湾·第二届中日香文化交流活动暨松声庵香室落成纪念香会在京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