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抢救确如“杯水车薪”
满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是没人提起过。“我们不是不知道文化传承的重要,但现实是有多少专业人才愿意来我们这个小县城枯燥地开发前清文化遗产呢?缺人才、缺技术、缺研发经费是我们的瓶颈。”赫图阿拉城一位退休的文化馆长对此也很无奈。
不仅如此,调研组发现新宾县文化生态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也存在着很现实的问题:资金来源少,保护经费不足,挖掘、利用难以到位;缺少可持续的保护发展规划;缺乏专业人才,县域经济欠发达,招聘条件不够优厚,同时本土人才回归少,外来人才留不住,因而缺乏智力保证。
尽管有重重困难,但是今日的满乡儿女仍然没有放弃对满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新宾县作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已经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以活动推动保护,以项目促进抢救。2013年7月7日启动清永陵祭祖大典仪式,有50多位各地知名满族后裔,在清永陵参加了祭祖活动,乾隆皇帝第7代嫡孙爱新觉罗·恒绍参加祭祀。此次祭祖活动完全按照满族的礼仪,依照历史祭祀原貌进行,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满族风俗,展现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满族风情。
为了保护和继承满语这一满族特有的文化符号,2009年6月,辽宁省第一所满族学校——永陵满族小学成立,将满语、满文等濒危的满族文化带进课堂,让满乡儿女学习民族语言与文字,使满族文化能够得到传承与发展。全校有6个年级,30个教学班,学生1198人,教师118人。2009年8月,基地自编满文教材作为校本课程,教材涵盖满族历史、民俗、故事、日常用语等内容。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满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在永陵满族小学设立“新宾教学基地”,不断提高满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此外,新宾县高级中学也开设了校本课程,着重学习满族历史,并开设了第二课堂学习满族剪纸。
活跃在民间的如新宾满族秧歌、“元宵节放路灯习俗”(秧歌表演)等具有满族特色的群众性原生态节庆文化活动和重要的生活习俗,正在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建立了满族秧歌艺术档案,将新宾满族秧歌的传承情况、艺术特点、民间艺人小传等相关资料制成影像、录音、文字材料存档。
文化传承依赖“民族认同”
从多元文化社会的角度讲,传承和弘扬满族文化有利于文化生态的平衡和和谐社会的建构。但目前的情形是,满族虽位列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第二位,其民族认同感却非常低。一方面有历史之因:1635年,皇太极废除“诸申”的族号,改称“manz**”,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多个民族的人口从此被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除此之外,满族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生活在一起,彼此文化交融使得满族人很难分辨出独属自己的文化元素。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满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要从满族文化的识别、记忆、认知乃至认同开始,这也是一个文化传播与文化实践的循环过程。除了既有的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需要保护并向公众开放、宣讲外,满族老手艺人的技艺亟须保护和传承。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在55岁以上,如果他们故去,这项技艺将失传。皇室文化虽然丰富多彩,但是贴近百姓的民间文化更能焕起满族的民族认同感。目前展现满族民俗的展示只有塔克世故居和展示内的几件展品,无法还原满族老街中居民的生活风貌,而许多在民间仍然流传但正在濒临消失的满族丧葬习俗等并没有被官方收集并向公众宣讲。
另外,媒体的文化培育可以进一步增强满族人的民族共同感。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媒体的培育。通过纪录片等媒介记忆手段使满族后人能了解历史上真实的满族文化;通过媒体再现的新闻,使满族人熟悉今日满乡的故事;通过神话故事等,增强满族的神秘色彩进而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媒体阐释,帮助今日的满族人了解自己的民族;通过电视剧等,让满族百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了解满族。值得一提的是,全媒体时代媒介的宣传往往能为当地带来意想不到的资源。而且现代青壮年已对手机新媒体等产生严重依赖,这也是他们重要的信息来源。如能巧用新媒体发布满族历史事件或今日新闻等,不仅能培育满族人的民族认同感,同时能吸引更多网民认知满族文化进而传播满族文化。
“苏克索护毕拉”是满语“苏子河”之意,他静静地守护着满乡儿女,从亘古流向远方,时间慢慢改变了他的容颜,也渐渐改变着他两岸满族儿女的文化生活形态。今天,纯粹的满族生活已无迹可寻,但满族元素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使命在延续,今日的满乡只有调转船头,驶向“过去”才能更好地驶向未来。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4年8月19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