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李政君]1930年前后顾颉刚学术理念的变与不变
  作者:李政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14 | 点击数:7994
 

  四 结语

  1930年以后,顾颉刚逐渐关注边疆地理学,其原因不在于纯学术研究,而与当时中国国情有关,不再详论(58)。本文意在说明:顾颉刚提出“层累”说是要打破旧有古史系统,为整个古史的重建扫清基础,从这一角度看,他在1930年发表的《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并非“自成体系”。从顾颉刚1924年和1926年的治学计划看,他一直关注“古史观念”,这与“二重证据法”、现代考古学并无必然联系。现代考古学、社会史研究在中国史学界出现与发展,使上古史研究出现了不同的路径与视角,顾颉刚因此提出“分工”说,调整其古史研究在该领域的相对位置,诠释了疑古辨伪无可替代的基础价值。这与其说是顾颉刚古史研究范围的收缩,不如说是应时性调整,以利于更好地坚持自己的学术理念。20世纪20~30年代,史学界许多人把关注古史是否可信的问题,引导到如何解释古史和重建古史的思考,围绕上古史的研讨,主要视角也随之出现变化。但我们不应把学术界视角的转变,也视为顾颉刚学术理念的转变。

  作者简介:李政君,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071

  注释:

  ①余英时:《顾颉刚、洪业与中国现代史学》,顾潮编:《顾颉刚学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7~38页。

  ②杨向奎:《论“古史辨派”》,顾潮编:《顾颉刚学记》,第77页。

  ③分别见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1930年10月28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34页;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二,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46~457页;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④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190~225页。

  ⑤冯峰:《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⑥王学典:《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顾颉刚——写在〈顾颉刚全集〉出版之际》,《良史的命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16页。

  ⑦分别见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122、136页;蒙文通:《经学导言》,《经史抉原》,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10页;钱穆:《国学概论》,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328页;周予同:《经今古文学》,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⑧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一、三卷,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版,第94、478、1178~1179页。以下引用《顾颉刚读书笔记》如无出版信息,皆“联经”版。

  ⑨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95~96页。

  ⑩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1页。

  (11)顾颉刚:《上古史研究》,《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七,第294~295页。

  (12)顾洪:《论古史辨学派产生的学术思想背景》,《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

  (13)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四卷,第2406页。

  (14)对此,顾颉刚多次提及,可参见顾颉刚:《中国辨伪史要略》,《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0页。《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三卷,第1233页;第四卷,第1998页等处。

  (15)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123页。

  (16)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第172页。

  (17)顾颉刚:《致钱玄同》(1930年8月6日),《顾颉刚书信集》卷一,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64页。

  (18)周予同:《50年来中国之新史学》,王学典、陈峰编:《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2页。

  (19)刘巍:《〈刘向歆父子年谱〉的学术背景与初始反响》,《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

  (20)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第339页。

  (21)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的计画》,《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293页。

  (22)(23)顾颉刚:《我的研究古史的计画》,《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294、295,295~296页。

  (24)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52页。需要说明,顾颉刚在序文中说:“要辨明伪古史必须先认识真古史。”这里说的“真古史”是战国、秦汉的历史,而非上古历史。

  (25)王国维:《王国维考古学文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26)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1页。

  (27)(29)冯峰:《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28)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51~52页。

  (30)施耐德著,梅寅生译:《顾颉刚与中国新史学——民族主义与取代中国传统方案的探索》,台北,华世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页。

  (31)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第193页。

  (32)顾颉刚:《答刘胡两先生书》,《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200页。

  (33)顾颉刚:《答李玄伯先生》,《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313、314页。

  (34)顾颉刚:《答柳翼谋先生》,《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318页。

  (35)冯峰:《从〈古史辨〉前三册看“古史辨”运动的一个转向》,《史学史研究》2007年第2期。

  (36)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第341~370页。

  (37)王煦华:《〈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前言》,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第5页。

  (38)李济:《安阳的发现对谱写中国可考历史新的首章的重要性》,《李济文集》卷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3~509页。

  (39)徐坚:《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页。

  (40)参见李扬眉:《“疑古”学说“破坏”意义的再估量——“东周以上无史”论平议》,《文史哲》2006年第5期。

  (41)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94页。

  (42)顾颉刚:《顾颉刚日记》第二卷(1927-1932),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版,第252页。

  (43)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6页。

  (44)参见乔治忠、时培磊:《中日两国历史学疑古思潮的比较》,《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45)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5册,第887页。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160页。

  (46)“分工”说大概意思是:研究古史需要分“破坏”与“建设”,自己专就“破坏”方向努力,“破坏”方面也需要多人合作。这些分工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见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古史辨第三册自序》、《古史辨第四册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91~126页。相关研究可参见沈长云:《古史辨派的史学遗产与中国上古史体系的建设》,《史学集刊》2006年第4期;何晓明:《“疑古”派的学术理路浅析》,《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47)(51)顾颉刚:《古史辨第三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100、102,98页。

  (48)(49)(52)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125、122、96页。

  (50)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96页。

  (53)顾洪:《〈顾颉刚读书笔记〉前言》,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第一卷,第8页。

  (54)王煦华:《〈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燕京大学)〉前言》,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三,第73~77页。

  (55)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第181页。

  (56)胡适:《自述古史观书》,顾颉刚编著:《古史辨》第一册,第22页。

  (57)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自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一,第96页。

  (58)参见顾颉刚:《禹贡学会研究边疆学之旨趣》,《宝树园文存》卷四,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15~224页。乔治忠、时培磊:《中日两国历史学疑古思潮的比较》,《齐鲁学刊》2011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史学月刊》2014年第6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郭绍令]潮汕歌谣先驱丘玉麟
下一条: ·[刘锡诚]追忆我所认识的公刘
   相关链接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黄涛]从百姓口头采集俚言,用民俗生活阐释语义:《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的编纂思路与学术理念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施爱东]我们都是顾颉刚的私淑弟子·[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陈红玲 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李向振]顾颉刚与早期中国民俗学
·[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万建中]体系的建构与理念的践行
·[马竹君]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李雪南]顾颉刚先生妙峰山调查方法探析
·[陈泳超]陌生的田野·[赵李娜]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与扭结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王学典]“顾颉刚研究”应更多地纳入到学术史范畴中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