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晓峰]论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作者:陈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03 | 点击数:6111
 
影视文化。村镇影视文化即村镇的电影、电视和录像放映活动。农村经济的振兴,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影视业的迅猛兴起,为农村影视文化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一批影视放映个体户,他们走村串乡,巡回放映,使农民为看电影看录像而犯难发愁的状况大为缓解,大大丰富了村镇居民的文化生活。一些地方的县、乡有关单位近年来还定期组织科教电影下乡入村,为农民们放映有关农业科技方面的电影、录像,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深受广大农民欢迎。许多地方,看电视已成为农民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生活。据调查,截至1996年年底,河南省全省农民家庭平均百户拥有黑白电视机65.38台,彩色电视机18.33台,两项加起来高达83.71台,而且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农民通过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不仅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了解了党的方针政策,学到了科技文化知识,获悉了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眼界。这对于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事实说明,村镇影视文化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在农村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它必将进一步活跃起来。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文化管理方面的缺位,一些内容粗制滥造,甚至黄色淫秽反动的影视作品,在城市禁止播放,在一些农村村镇开始暗地播放,成为村镇影视文化中的一股浊流。对此,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大管理打击力度。
旅游文化。我国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奇风异俗,大多散布在农村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观念的变化使广大农民逐渐认识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是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效途径。一部电影《少林寺》在全国放映,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游客云集登封市城关镇,促进了本镇经济文化的大发展。目前,旅游文化已成为该镇支柱产业,并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因此,各地农民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整修名胜古迹,发掘奇异民俗,兴办能够吸引中外游客的文化活动,在弘扬民族文化过程中,实现了旅游文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拓宽了村镇文化活动的范围。
村镇文化的构成远不止这些方面,但仅此即可看出,村镇文化的确是一种由多因子组成的多元性复合文化。
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指其在文化种类、文化样式、文化形态和文化体制等方面的多元性、多层次、多因素。而村镇文化在本质上是一元的,即现阶段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第一,村镇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根于农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土壤里,存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生活中,其本质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第二,农村文化的主体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因而决定了村镇文化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第三,村镇文化的指导思想决定了村镇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我国,村镇文化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都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第四,村镇文化活动的目的决定了村镇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开展村镇文化活动,决非可有可无,也决非单纯地消遣娱乐,其目的是满足农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村镇人民大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围绕这种高尚目的而开展的村镇文化活动,其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的。
村镇文化作为由多种文化因素构成的复合体,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并不排斥某些为现阶段法律所许可的宗教文化等非社会主义的文化因素。在文化建设上,邓小平提出总体上是社会主义性质,但又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华民族的特色,允许一些非社会主义的但已成为人类共有的并对社会无害的文化因素存在。这一思想表明,村镇文化在坚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应是多样化的,而不应是清一色的。按照这一思想去做,不仅不会改变村镇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会使村镇文化更加完善、丰富多彩,更加切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本文节选自国家“九五”社科规划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村镇文化建设》
(本文原载《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01期,第36~40页,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郑筱筠]傣族《兰嘎西贺》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
下一条: ·[黄莺]泰国民族宗教概况
   相关链接
·[关伟铭 关志和]「同源异脉」系统性保护民俗活动的完整文化特征·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葛荣玲]遗产研究:理论视角探索·[李子贤]神话王国诸相
·[周乾松]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需严格实施保护方案·[张皋鹏]羌族妇女传统服饰地域性差异研究
·[徐赣丽]乡村智慧: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