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它是群众千百年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以及与某种风俗习惯相对应的活动形式。流传至今的民俗,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节日类民俗,如春节贴对联、元宵节闹元宵和猜灯谜、清明节放风筝、端午节划龙舟、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等。二是生产民俗类,如以物资交流为主,兼有文化艺术表演的庙会,丰收后的庆贺歌舞等。三是生活类民俗,体现在服饰、饮食、居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地方特点。四是礼仪类民俗,如春节拜年、结婚典礼、迎宾仪式、送终丧仪等。民俗活动总是要伴随着歌舞音乐和其它艺术表演,因而,颇能吸引村民参与或观览。所以,村镇居民总是把它作为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应该说,与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的民俗文化活动是他们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的主要文化方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代中国农民已通过他们大胆的社会实践,突破旧观念和“左”的思想的束缚,把继承传统民俗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普及现代科技、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寻找出一条继承、发展传统民俗文化、建设新型村镇文化的正确道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消极的、陈旧过时的东西,正是通过形形色色的民俗活动,严重地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村镇居民,使他们久久不能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因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村民举步维艰,这是我们需要下力气解决的问题。
乡镇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是村镇集体经济的主要支柱,它作为一种村镇重要的社会经济实体,集中了一个乡镇、村镇的优秀农民,承担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村镇中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镇企业文化也应运而生。由于乡镇企业所处的地理、人文及社会历史传统等方面的特殊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乡镇企业文化。第一是乡镇企业文化表现出明显的乡土性。乡镇企业地处农村,企业文化主体绝大部分是当地农民,受地理环境、基础设施、历史传统、农民文化心理的影响,职工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带有明显的乡土性。第二是乡镇企业文化与村镇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并越来越多地担负着带动、影响和建设村镇新文化的重任。乡镇企业文化内涵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精神,即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的主体观念、发展观念、市场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竞争观念等等,这种企业精神是当今中国乡镇企业文化的时代精神。这也正是中国农民所欠缺的基本素质。乡镇企业文化对村镇文化渗透、影响,能促使村镇居民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第三是乡镇企业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所以,乡镇企业开展的文体娱乐活动,既是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村镇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宗教文化。村镇文化中的宗教文化,主要是指那些带有宗教色彩、教徒和非教徒都可以参与的群体活动。这类活动,一般都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直接关系,有的已演变为民俗。近年来,农村宗教活动呈现出复归与增长势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民素质不高,对生老病死的恐惧,对自然、社会现象的不解,对家庭、邻里、婆媳、夫妻之间矛盾的回避,以及由于社会大变动,农村社会经济的飞速变迁,新旧、中外文化在农村纷繁杂呈,冲突激荡,引起人们内心精神世界的失落与不宁,从而向宗教寻找出路;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微观政策进一步放宽,宗教传统得以复归,农民信教更加自由,进一步对外开放,使得外国宗教趁势而入,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也给农民创造出更多的精神需要,如对市场风险的焦虑与闲暇时光的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信教提供了物质条件。在这里,我们不更多地追究信教的深层原因,因为毕竟农村宗教与城市宗教有很大不同。村镇居民信教、参加宗教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宗教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娱乐活动参与其中的。他们从宗教繁杂的礼仪中,从宗教那严格的教义、神谕、训诫中感受到自我,找寻到尊严,体会到庄重;他们从宗教所解释的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落后的村镇,处于低层次的农村宗教,可能吸附有陈腐的思想观念和愚昧的反科学态度,打着宗教的旗号,宣扬封建迷信甚至反动的内容,这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