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广大农民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的经济消费水平、多种文化传统背景、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以及多样式的文化管理体制,造就了农民多处审美趣味和文化需求,使几乎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拥有自己的欣赏者和知音者、参与者。例如:从最原始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笑话到当代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影视文化,从扭秧歌到交谊舞,从民间的“泼水节”到法定的“元旦”、“五一”节,都有自己的知音和实践者。不同层次农民的精神生活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层次农民的消遣、娱乐方式也各不相同。
第五,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外来各种文化的涌入,引起中外、城乡等各种文化的撞击、渗透,给村镇农民的道德价值标准、思维行为方式和审美情趣等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既带来了活力,使村民们大开眼界,汲取了各国、各地人民优秀的、丰富的文化;同时又有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负面的东西与农村农民性格中的阴暗面相结合,可能产生一些对农民和整个农村社会有害的后果。但我们不能不开放,只有在引进、消化、认同、吸收、甚至撞击、竞争的过程中,才有比较和鉴别,从而繁荣、丰富村镇文化,提倡有益的,抵制有害的,打击犯罪的。
第六,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体现在农村文化管理体制的多元性,即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兴办文化的格局。过去,农村文化工作一直是官办一统的,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经费、发奖等都由各级文化部门统一安排,文化干部是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工作的“战场”由文化干部自己确定,全社会的文化活动只许文化部门一家经营。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这种单一的文化体制已不适应村镇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今天的村镇居民可以说具备了进行一定文化消费的经济能力,已经改变了过去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开始有了从事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的精力和时间,村民们的文化生活已经变“要他干”为“他要干”,各种自娱自乐的、自发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节日文化、民俗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村落文化、影视文化等都各成体系地蓬勃开展起来,村民自筹资金兴办的秧歌队、业余剧团、舞厅、卡拉OK歌厅、录像厅、游艺厅等层出不穷,方兴未艾,社会各界“三下乡”(科技下乡、文化下乡、医疗卫生下乡)活动一浪高过一浪,市场文化也在文化市场的引导下进入农村千家万户。
市场经济条件下,村镇社会生活的多侧面、多领域、多样性,导致了村镇文化构成的多种类、多因素、多元性。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现象,大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又称节庆文化,主要指村镇广大劳动群众在节日期间举行的各种喜庆活动。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而每个传统节日又总是伴有动人的传说,尤其是具有源远流长、相因成俗的节庆活动方式。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居住在农村,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多相对集中居住在同一村镇,他们世世代代在一个地区生息繁衍,因而保持着各自庆贺节日的方式。这就构成了村镇文化中风格迥异的节日文化。例如:傣历新年,傣族群众要举行“泼水节”。届时,既有唱歌、跳舞、泼水等祝福活动,也有祈求丰收的“堆沙”及男女求爱的“丢包”活动。再如:西藏人民每年初秋要举行为期7天的洗澡节,届时,藏家男女老少都要带上帐蓬、衣物、食品,奔向河边溪畔,争相下水沐浴、濯衣,然后就地住宿,尽情玩乐豪饮,欢度节日。蒙古族每年七八月份举行的“那达慕”大会,也是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主要活动是摔跤、赛马和射箭,新中国成立后又增加了电影、文艺、体育表演、图片展览等文化活动。除此之外,每当遇到元旦、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八一建军节、六一儿童节等新的节日,村镇居民总是采取各种方式欢天喜地地庆祝一番,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在村镇文化中,节日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