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晓峰]论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作者:陈晓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03 | 点击数:6112
 

 

内容提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镇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发展格局。本文深入探讨了新时期村镇文化多元性发展的种类、内容、形式,并揭示了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最终统一为一元性的本质,即现阶段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村镇文化;多元性;社会主义文化

新时期村镇文化是现阶段农村社会生活的反映。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以及农民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扩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交流的增加,为村镇文化的多方位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许多地方,文化的传统的内容和形式,新中国成立以来各阶段所形成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新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城市的、村落的、本地的、外来的各种内容和形式,均有不同程度地保留、吸收和发展。这改变了以往那种单一型的文化模式,初步形成了一种以本地文化为主体,杂以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多元性格局。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村镇文化具有多元性。
第一,表现为农村经济成分的多样性及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具体统一的经营管理和农民按工分分配等制度,实行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具有了生产经营和分配自主权。这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同时,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各项政策,使得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作经济、家庭经济等各种成分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富而思乐”,各种文化活动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文化娱乐种类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各种文化设施得到改善和补充;为发展经济,文化与经济联合,文化为科技助力,文化与教育结合,开发了多种类、多样式的文化活动。同时,一些本地传统文化应运回归与变异,或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登上新时期的文化大舞台,借以满足一部分农民的文化需求。外来文化、城市文化,也随着农村经济活动的频繁交流,进入农村广阔天地,不断被农民改造,认同与吸收,成为多元性村镇文化中的新景观。
第二,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为各民族、各地区、各村镇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文化素养的各种农民,都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因而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意识。例如:村镇中不同民族的地方,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都有很大不同。沿海地区的物质生产发达于内地;汉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于少数民族地区;瑶族、苗族、壮族等民族好歌,维吾尔族、蒙古族、朝鲜族等民族善舞。同是节日喜庆活动,汉族有社戏、社火、秧歌会、高跷会、龙灯、旱船、太平鼓、小车会、大头娃娃、吵子会、幡会、大鼓会等;壮族有“三月三”歌圩;傣族有泼水节;苗族有斗牛、踩芦笙、游方;瑶族有达努节;蒙古族有那达幕大会;彝族有火把节等。
第三,村镇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各民族、各地域农民的崇神信仰的多样性。崇神,依照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泛指对神道的信仰和崇拜。中华民族是善于造神的民族,历代祖宗为后人所造的天神地共240余尊:上自玉皇、王母,下至灶王、灶王奶奶,地、水、火、风均设神各司其职,城隍、土地、判官、山神、财神、仓神、狱神,就连厕所也要设置厕神管制。旧时,中国大地庙宇遍地,崇神意识、崇神活动渗透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无处不弥漫着崇拜神道之风;建房屋要看风水、卜吉凶,出门要走吉时、占祸福,上山敬山神、下海拜海神、丰收祭谷神、祈雨求龙王。婚娶要拜天地,葬礼要烧化纸钱以贿赂冥府中的大小鬼卒、判官、阎王。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崇神文化活动大部分被取缔,有的转入地下。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农民们在满足了部分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激发起多种精神需要,一时间,传统的、本地的、外地的、甚至外国的崇神文化活动纷至沓来。甚至宗教,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以及一些民间杂教也伴随着遍及农村各地。每个宗教都有自己特殊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活动方式、思想信仰,以及宗教书籍、宗教画像、雕塑等,由此形成宗教文化的多层次、多元性景象。由于宗教在农村中所具有的特殊的“心理安慰作用、伦理教化作用及维系和组织团体力量的作用等”,使其得以在相当范围的农村中存在与发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郑筱筠]傣族《兰嘎西贺》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
下一条: ·[黄莺]泰国民族宗教概况
   相关链接
·[关伟铭 关志和]「同源异脉」系统性保护民俗活动的完整文化特征·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葛荣玲]遗产研究:理论视角探索·[李子贤]神话王国诸相
·[周乾松]加强历史村镇文化遗产保护需严格实施保护方案·[张皋鹏]羌族妇女传统服饰地域性差异研究
·[徐赣丽]乡村智慧:古村镇文化遗产的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