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郑筱筠]傣族《兰嘎西贺》故事不同版本原因初探
  作者:郑筱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04 | 点击数:9317
 
综观佛教在云南各民族地区的传播情况,可以看到:南传上座部佛教现流传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保山地区的傣族、阿昌族、布朗族以及部分佤族居住地区。其中尤以傣族居住地区为主要传播地域。就傣族民族而言,除居住于德宏地区的傣族人民在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同时也崇奉观音、弥勒佛等大乘佛教神祗,居住于玉溪地区、红河州等地的部分傣族信奉汉地大乘佛教外,其余地区的傣族均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
从印度各宗教流派的传播情况而言,傣族地区除皈依佛教三宝外,迄今为止,尚未在这些地区找到较为明显的傣族人民信仰度教(或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印度各主要宗教教派的痕迹。不过,从傣族人民对印度一些神柢的改造和信奉的情况而言,似乎不应完全排除这些宗教教派的影响痕迹。如傣族人民对印度神祗因陀罗、梵天的改造和信奉。
印度神祗因陀罗(梵语为indra),本为印度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大神。早在印度原始佛教产生之前,就已为婆罗门教利用。在吠陀经典《梨俱吠陀》中因陀罗最大的功绩就是斩杀巨龙(或蛇妖)弗栗多。在印度民间也流传着这一传说:
 
天帝因陀罗是阿底提的爱子,是众子中最出色的一位。他是雷神,给干燥的大地送来丰沛的雨水,他也是丰产之神,是人类的朋友。因陀罗更是一位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武士。
旱魔弗栗多是一条巨龙,在它的城堡里,关着许多云牛。这些云牛是供给大地雨水的,然而旱魔却把它们劫掠过来,关押在一起。于是,河流和山溪都快枯干了,一切生灵在难堪的炎热中变得疲乏无力,渴望着雨水的降临。
天帝因陀罗英勇无畏地率领马鲁特兄弟一直向前冲,同巨龙展开了激烈的大搏斗,最后,勇敢的因陀罗高高举起金刚杵,朝弗栗多狠狠砸去,并割下了他的头颅。接着,因陀罗又驾车冲破弗栗多城堡的围墙,关在城堡里的云牛,如潮水一般涌出来。顿时,天上起了重重的乌云,狂风呼啸,电光闪闪,雷声轰鸣;接着来了倾盆大雨,山溪又流下溪水来,江河的水大涨。洪水奔涌着,把龙的尸体冲走,冲到那永远黑暗的海里去了。从此,干枯的牧场变成绿色了,牧草长得很快。禾稻飘香,得到了丰收。天帝因陀罗又一次庇护了人类。[2]
 
因陀罗在这则传说因其英勇制服旱魔,使人民的生产得到丰收。在这里,他扮演的角色为雷雨之神。在后来的印度人民大规模的造神运动中,因陀罗逐渐以英勇善战著称于世,并成为战神。又为婆罗门教时代三大神之首。后在印度教基于婆罗门教的教理、观念逐渐形成后,其神祗体系逐渐形成以梵天、毗湿奴、湿婆三大神为中心的崇拜系统。因陀罗的神圣权威受到了强烈的挑战,最终以因陀罗神失去其绝对的统治地位而终结。因陀罗除继续留在印度教神系内,还被佛教纳入神祗体系,而且其神性地位较印度教的要高,他被封为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在南传佛教支派中佛典称之为“因达”(inda,亦称Sakka,即帝释天)。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之后,将之称为“叭因”(bhyain)[3](P68)究其原因,大抵与佛教摄取印度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祗规律以及佛教造神运动之特点有关。盖佛教在造神过程中,常习惯于将印度民间传说中的各类神祗,尤其是在民间影响巨大的神祗纳入自己的神系之中。只不过在印度佛教神系之中,这些神祗均失去了在自己本系统中的权威地位而一概作为佛教护法神系统的成员。同时围绕着佛世尊与这些护法神之关系,常会出现以这些神祗皈依佛教三宝的过程为主要演述内容的佛经。佛教之所以大量接纳、吸收印度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神祗,其主要原因在于辅教之用,利用其在印度民间的影响来宣传教义,扩大传播范围。
就傣族地区流传的关于叭因(bhyain,即因陀罗)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传说中表现出的神性地位而言,这固然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承袭印度佛教固有神祗系统之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因陀罗在云南傣族地区以叭因的身份出现在傣族民间传说中时,其权威地位得到了格外的强调和认可,傣族人民在保留其佛教神祗身份的同时,又单独将其从佛教神祗系统中分离出来,加以供奉,并以之为主形成了大量的民间传说。笔者以为,这一现象恐非简单地以佛教造神运动之特征及过程就可解释得清,它应与在东南亚一带印 度其它宗教流派对因陀罗这一神祗的利用及宣传有关。只不过在因陀罗进入云南傣族地区,甚至独立成为傣族人民信仰的印度神祗的这一过程中,南传上座部佛教起了关键的促进作用,而印度各其它宗教流派可能起了辅助作用。
傣族人民崇奉因陀罗(或叭因)的情况如此,崇奉梵天(Brahma,即叭棒,bhyaBrahma)的情况也是如此,对于女神喃妥娜尼(nadkonani)以及“丢瓦拉”(devata)等神祗的情况均如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潘悟云]汉语南方方言的特征及其人文背景
下一条: ·[陈晓峰]论村镇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相关链接
·[徐义伟]广东肇庆地区包公崇祀习俗研究·[崔茜]农事年画的产生原因探释
·[裴新华]全民健身:新民俗兴起原因探析·[刘桥娜]唐前继母型故事流变研究
·[和敬雯]黄河中下游乡村“添仓”习俗的发展与演变·[周露丹]中国夭折幼儿丧葬习俗研究
·[包海青]论近现代蒙古族叙事民歌发展原因和动力·[孙跃 杨旺生]靖江宝卷中佛教思想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刘兴禄]当代还傩愿传承危机的深层原因解析·[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黄茹倩]蒋子文信仰弱化原因微探·[张政坤]戏曲流变与文化空间:赣南东河戏繁荣与衰败的原因探析
·[董秀团]《火烧松明楼》故事的完型化及其原因探析·[晏周琴]“拉扎”节“马拉松式”时间分布的调查及其原因探析
·[杨静]延安地区农村丧葬礼俗考察·[石峰]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高伟]浅谈传统节日当代新变的原因·[黄景春]敦煌变文中帝释取代天帝的原因分析
·[张勇刚 游细斌 钟福民]对当下中国新兴民俗节日的研究和调查·[刘红]论梁祝传说在白族地区广泛流传的原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