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张永]“四川作家群”乡土小说的民俗学意蕴
  作者:张永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03 | 点击数:12823
 
鲁迅在《吃教》中说:“耶稣教传入中国,教徒自以为信教,而教外的小百姓却都叫他们是‘吃教’的。这两个字,真是提出了教徒的‘精神’。”[13](p.245)顾天成之所以要“吃”洋教,就是携“教”自重并以此来对抗本土的袍哥势力。“吃教”的顾天成不仅加剧了与袍哥罗歪嘴的厉害冲突,而且也与家族产生了深刻的矛盾和抵牾。“家族之变”所“引起乡村伦理亲属关系的紧张,关键不是信仰的冲突,而是由此带来的习俗的扞格。”[12](p.105)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不断遭受外族侵略所烙下的“仇洋”心态。因此,顾氏家族竭力反对顾天成入教。可见,教会和教民的存在,不仅干扰和破坏了农村社会固有的生活秩序,而且也引起了封建社会家族制度的瓦解。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教会的贪婪,教会对教民活动的限制,加上乡民对洋教想当然的看法(如挖眼睛做小菜等等),特别是在民众与教会的冲突中,教民依仗洋教势力往往都以胜利告终。民众与教会的尖锐矛盾,导致晚清大量“教案”的产生。如果没有厚实的民俗学、地方志的学养,作家是不可能把民众与社会心理如此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小说所体现的地方志、风俗志倾向是很自然的。
《死水微澜》中“教民”得势首先表现教民对袍哥势力的胜利。顾天成从罗歪嘴手中得到垂涎已久的蔡大嫂,就是一个非常形象的诠释。其次,教民得势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胜利。作为家族制度象征的族谱中又重新出现了顾天成的名字,顾天成实际上成了这个家族的无上权威。小说反映出四川乡村在“风俗之战”中传统袍哥势力的衰落和教民教会势力的强大。顾天成是李劼人精心设计的一个贯穿“大河小说”系列中重要的民俗个体。在《暴风雨前》中,顾天成仰仗着“教民”身份,竭力染指赫又三的乡下祖产和土地;在《大波》中,他则由一个土财主兼教民而摇身一变为新繁县民团团总;继而又从不可一世的“教民”变为一个哥老会的舵把子。顾天成集粮户、教民、团总和袍哥舵把子于一身,把势力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就像四川特有的变脸戏法一样,扮演了一个不甘寂寞的“变色龙”角色,在乡间一潭“死水”中搅动阵阵微澜。通过顾天成不同角色和活动空间的转换,作家把特定时期四川的社会风貌、风土 人情、人文历史和历史沿革等方面充分地展示了出来。李劼人“大河小说”“写出许多历史家忘记了写的那部分历史,就是说风俗史。”(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这“不仅成为他的小说的现实主义的重要特色,而且也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史料。”[14](p.148)
用文学民俗学的“三个方向”分别概括沙汀、艾芜和李劼人的乡土创作是可行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这三位作家各自不同的民俗学意蕴。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作品的解读和分析又很难把这几个方面截然分开。他们的民俗描写都不同程度地同故事的发展,情节的深化,人物性格的塑造,乃至社会心理、时代背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丰富的民俗描写,正如李劼人所说,“我的用意,是想把这东西当成一种生料,供献给有心的读者。”[15]在给读者带来异域情调的审美满足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了作品的时代风貌,更好地领会小说的精神实质。
 
参考文献:
[1]陈勤建.民俗学研究述评[J].新华文摘,1985,(5).
[2]沙汀.沙汀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J].剧本,1958,(5).
[4]沙汀.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A].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C].北京:北 京大学出版社,1997.
[5]徐懋庸.神奇的四川[A].徐懋庸选集(第1卷)[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美]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7]艾芜.我的幼年时代[A].艾芜文集(第2卷)[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8]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
[9]王晓明.赤子的心曲[A].文学评论丛刊(第26辑)[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85.
[10]刘西渭.读《里门拾记》[J].文学杂志(第1卷),1937,(2).
[11]郭沫若.中国左拉之待望[J].中国文艺(第1卷),1937,(2).
[12]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M].上海:三联书店,1997.
[13]鲁迅.吃教[A].鲁迅全集(第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14]许志英.从现代小说的风俗画谈起[A].五四文学精神[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1.
[15]李劼人.旧帐[J].风土什志(第1卷),1945,(5,6).
(本文原载《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04期,第111~117页,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梅联华]传统手工技艺文化空间的依托
下一条: ·[胡明文]转型期村庄权力结构中的组织构成和权力分割
   相关链接
·[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
·[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
·[王婧依]由安井真奈美的生育研究观现代生育民俗学构建·[谭肖雄]地域、表征、破厄:后传承时代新南方民俗的“守旧立新 ”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路童越]新疆杂话的生活性特征研究·[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龙晓添]流动的生活·具体的人:中国民俗学研究对象探蹟·[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
·[林诗瑶]空间与地方·[李正宇]韦大列对中国民俗学发轫的贡献及其意大利学术渊源
·[李向振]现代民俗学日常生活转向与实践民俗学的探索·[李顺]时空建构与情感叙事:丧葬仪式中的日常生活逻辑
·[李刚 荆淑坤]信息化时代的学术共同体构建:以中国民俗学会为例·[金倩雯]数字民俗学的实践探索:网络民族志视角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