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芬芳,献身于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曼拜特教授不仅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同时以身为范,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的楷模,积极投身到新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中。他对于传道授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于教学工作有浓厚的兴趣与积极的投入,他出色的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受到强烈好评。
曼拜特深知柯尔克孜民间文学丰富多彩,而且至今活跃在柯尔克孜民间,而搜集、整理和研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为此,需要有这方面的人才。而全国范围内,还没有柯尔克孜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了填补这个空白,曼拜特教授从2010年开始着手在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柯尔克孜文学本科专业的工作,作为专业负责人向教育部申报柯尔克孜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增设计划,并得到了教育部门的批准,实现了柯尔克孜语言文学本科班的招生,这将极大推动柯尔克孜族文化事业的发展。
柯尔克孜语言文学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生,为了在专业水平、学术涵养、道德素养等各方面培养好柯尔克孜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从预科开始曼拜特就跟踪他们的学习、生活等状况。进入专业学习后,又给他们赠送自己的著作,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并邀请前辈学者及当代知名作家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他的这些努力对柯尔克孜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生活理念和专业学习都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2014年5月15日至26日,他带领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柯尔克孜语言文学本科专业21名师生,前往吉尔吉斯斯坦进行为期10天的文化考察和专业实习。这是自治区高校文学专业学生历来首次到中亚国家的学术交流活动。为组织这次活动,他付出了四个月的时间。
曼拜特是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他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的修养与学识深受学生的爱戴。2008年至2011年,曼拜特教授担任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位点负责人、博士点支撑学科“民间文艺学”方向负责人。在研究生教学方面,他不辞辛苦,多次带领研究生进行田野调查,以培养西部学术的高层次人才为己任, 9年来培养的12名维吾尔、柯尔克孜族研究生都已先后走上社会,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一线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近5年来,曼拜特教授除担负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外,还担任自治区审读委员会、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新疆文库编委会、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委等兼职和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完成了大量文学艺术、研究成果的审读、推荐、评审任务。曼拜特教授严谨的学风,高深的学术造诣,还有他对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的执着,都为人所钦佩,他为新疆的教学与科研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中国西部的文化繁荣产生巨大影响。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曼拜特教授获得了很多表彰,1994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1996年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新秀奖;1998年被评为自治区文联中青年会员“德艺双馨”;2000年被评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4年、2013年分别获得天山文艺奖;2011年荣获乌鲁木齐市民族团结进步奖。2013年9月荣获“自治区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勇于发声亮剑,维护社会稳定
2013年在全区发生多起恐怖事件之际,响应自治区的号召,曼拜特撰写《学会共同生活》、《戴黑纱穿黑裙不是一个好现象》等评论文章,引起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重视,得到自治区领导的好评。同年,按照自治区党委的安排,在喀什和克州的9县18个重点乡对农民进行18场“维护稳定”主题宣讲。曼拜特教授,用自己的坚定行动,捍卫了国家尊严。
一个人生命是有限的,可是却可以使它的厚度无限,使自己对民族、对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无限。曼拜特教授用努力和执着印证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也拓展了自己的生命疆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2014年07月03日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