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CFS会务║关于近期会员会籍管理工作的说明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献寻踪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献寻踪

晚清民国民俗手抄本现身 详细记录民俗节庆
  作者:张军 马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21 | 点击数:7265
 



  近日,一本记载了常武地区晚清民国时农村生活习俗的手抄本书籍在武进被发现,原书无标题,由常州民俗研究专家韦中权定名为《武进十二月民事》,并认为此书记载了每月具体的民俗事项,并细化到具体的一天,具有一定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该书收藏者为常州市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余忠良,据他称,五十多年前,这本手抄本就在家里,经过时代变迁和多次搬家,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近年在研究地方民俗时,他从家中找出了这本书。该书共30页,为戊午岁(1918年)抄写,由12月生活作事五言句七言句、六言句、四季生活、一日之事等部分组成。其中12月生活作事为每月的生活要点,从年初一到大年三十,每个特定的民俗节庆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如7月生活作事中有“转二通,耘搁稻,砟岸脚,漂稗,拔地头草,秋前看稻、秋后看草,还头届,收草把泥填猪窝”、“七月半,早稻田中秀一半,要买红菱花藕莲蓬百合小嫩姜,拣吃春谷,淘米,牵磨、筛粉,做暴新米团子,到田旮旯里斋田公田婆”等等,其中有些习俗现在还存在,有些却已经消失,基本看不到了。

  仔细翻阅这本书后,韦中权表示,此书为民国初年抄写,内容已经是白话文,书中的每件生活细节中都蕴含着民俗,当时常州府撤销,武进、阳湖两县合二为一,应是当地的“大先生”家留存,后来被民众所收藏,因是手抄本,且记载的多为农村民俗,从晚清到当代有百来年,从中能窥见时代发展而造成的民俗变迁之大。

  (  通讯员 张军  本报记者 马奔)

 

 

  文章来源:新华网-扬子晚报 2014年08月08日 08:24: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欧阳哲生]中国的彝文研究从丁文江开始
下一条: ·[黄国政]略谈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关链接
·[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邓苗]民俗人与当代中国民俗学的人性书写
·[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7-8月受理)·“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
·[刘晓春]人的历史比学科更长久·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
·《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5-6月受理)·[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王琴] “草药有命”与“自我神化”:粤北瑶族医药从业者的道德重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成果介绍·《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2期目录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敬文民俗学沙龙:历年活动汇总(2004-2023)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