靰鞡草探源
靰鞡(又称乌拉)草,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呈灰绿色,细长柔软,紧密丛生于沼泽地或山顶,广泛分布于长白山区。
民间所称靰鞡草并非植物学意义上的草,而是一种泛指,包括塔头草、羊胡子草、毛子草、红根草、青根草、猪鬃草、蓑衣草、油草等八九种之多,凡能在冬季用以抗风御寒暖脚的草,都称作靰鞡草。
志书记载,红根草“直生无分歧,茎极细而长”。是乌拉草中的上品,清代一度作为贡品,为皇室所青睐,“盛京将军每岁贡红根子乌拉草50斤。”看起来,乌拉草不仅是平民之宝,同样受到“天子”宠爱。
塔头草“与红根子形同,惟叶稍宽”。多长于塔头甸子。长白山区的塔头甸子分布众多,一般林中两座山包相连处便会生出一墩一墩的塔头草,塔头浓密根盛,草长则披散四周垂下,露出凸起的光头,又称和尚头。各塔头之间大都有积水,夏季穿行需格外小心,如有不慎便会陷于其中。
早年当地百姓住土坯房的时候,差不多每年到了夏秋之季,都要割这种草苫房。东北的泥土房其实不如木磕楞结实,几场雨雪就会透风漏雨,需年年修缮才行。砌墙和泥也要掺进一些,农人管它叫“壤筋”,这样抹出的墙才更加坚固。
据老人们讲,抹墙最好还是羊胡子草,此草叶细并稍弯曲,大暑之际割回与黄泥相掺抹墙,墙不开裂脱泥,再好不过。
其实用以暖脚的乌拉草多指毛子草。清·杨宾《柳边纪略》卷三:“护腊,革履也,絮毛子草于中,可御寒。毛子草细若线,三棱微有刺,生澱子中。拔之触手,以木椎数十下,则软于绵矣。一名护腊草。”
有些地方也称护腊草、乌腊草等,同名不同音而已。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有乌腊草,近水而生,长细温软,若履行冰雪中,足不知寒。”
后来我们读曲波的《林海雪原》,里面有段“关东山,三桩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才更加坚信了流传于民间的那句口头禅,靰鞡草的名声也渐渐响了起来。
关于名字的来源也是众说纷纭。有说名称源自它的用途,因为当地百姓用它填充乌拉鞋,因而称之为“乌拉草”。另一种说法是,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在这种极寒的天气里农民仍要上山伐木打猎维持生计,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创造了乌拉鞋,并且发现了一种最好的填充保暖物——乌拉草。
平民之宝
那么,究竟先有鞋还是先有草,抑或同时?
《吉林风物志》云:靰鞡可能由女真族语“古喇哈”(靴子)的谐音而得。同样在《香余诗钞》里也有相似的印证,“土人缝皮为鞋,附以皮环,纫以麻绳,最利跋涉,国语曰乌拉。”此国语意指满语。可见都表示鞋的意思。
孙文采教授20余年深入长白山区进行民俗调查,专门对乌拉鞋和乌拉草做过研究,他在《长白山民俗文化》一书中有过详尽阐释。在东北地区,清代有一种专门为皇族狩猎的人,称“打牲乌拉”,乌拉源于突厥语,确切之意为差役,指耕种、运输、杂役、杂差等。清·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提到,靰鞡为东北人民劳动时一种做工古拙的皮鞋,穿靰鞡上山干活,冬夏温凉得当,原来絮靰鞡的草无名,固用以名。
靰鞡草如何就成了宝物,这在史料里也有明确记载。清·萨英额《吉林外记》云:“夫草与人参、貂皮并立为三,则草之珍异可知。吉林山内所产尤为细软……即严寒而是不觉冻,此所以居三宝之一也。”
为进一步印证这一说法,孙文采从他的大书柜里专门翻出早年他在北京大学进修民俗学时收集到的史料,一套民国时期北大歌谣研究会出版的《歌谣》专著,其中民国二十五年六月三十日出的二卷十一期里有如下记载:“关东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吉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他说,不同时期对三宝的认定各有侧重,主要根据人们对各种物产的需要和价值判断,但乌拉草却是那个时期的生活必备,被称作宝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至于民间的说辞早已不计其数,其中“三宝”之说流传甚广的一首民谣是这样:参以寿富人,贫者不获餐。貂以荣贵人,贱者不敢冠。唯此草一束,贫贱得御寒。
杨宾在《柳边纪略》里将这些民间的思想做了归纳:“土人语之,辽东三件宝,貂鼠、人参、护腊草。余谓参、貂富贵者之宝也,护腊草贫贱者之宝也,有护腊草则贫贱者生,无参貂则富贵者死。”
据民国十九年张元俊所编《抚松县志》记载:“靰鞡草各山皆有之,农人入冬时垫靰鞡中用以暖足,又可制纸。长白山脉之特产,关东三宝之一也。”
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民间传说。其中一则讲到,长白山里有一庄户人家,两兄弟结伴去山里挖参,走了很远的路也没寻到。就在弹尽粮绝之际,哥哥把仅剩的一点小米和衣服留给了熟睡的弟弟,并割下一缕头发塞进弟弟的破靰鞡里防寒。弟弟发现了冻死的哥哥,伤心至极,将其尸骨葬于山中,同时将那缕头发埋在坟头以备后寻。谁知第二年,坟上竟长出一墩像头发一样细密柔软的青草,遂带些下山植在林边,很快四处长满了这种草,东一蔟西一蔟,人们都来割这有情有义的草楦鞋,竟无比温暖。
在长白山区,此类传说比比皆是,人们赋予它很多思想内涵,比如忠孝贤德,扬善惩恶,可谓一把草照见一颗人心,印证一段真情。
山里人纯朴而实在,外人来了进屋只管道声“掌柜的发财”,思想上就缩短了距离,就可以像在家里一样,随便吃住,也不必付钱。如果来时主人恰好不在家也不要紧,山里有些规矩是远近都懂的。比如你是从东头来的,就把棍子和包裹放在门的西面,反之就放东面。然后进屋见有现成的饭菜就吃,没有就自己动手去做。饭后再将碗筷洗好放回原处。
这里最重要一条,是临走前要从自己脚上穿的靰鞡里拽出一把草,放在外屋地中间,以物为信,见物如见人。这把靰鞡草便成了双方沟通的语言。如果没穿靰鞡就在地中间画个十字,表明去向。还有的折根树技插在门前。
主人回来非但不怪,还会惊奇地来上一句“今儿个来客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城市晚报 2013年11月30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