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靰鞡草记
  作者:于建青 李莉   摄影/图:刁鸿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15 | 点击数:23133
 


  撰稿/于建青  李莉   摄影/刁鸿元

  卷首:草为贵

  草一般被视为卑微之物,常与民并称,远离庙堂贵胄的视线,偏安广袤深山或荒野田头,小心躲避着尘嚣,寂寥度日,不与万类争高下。

  这份随意自在,倒是极像随遇而安的万千平民,有一方水土,便能繁衍生息,构建起与天地万物的同生共存法则。

  但是还从未有过一种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联得如此紧密。身躯虽微,却能以强韧的力量为每个家庭抵御风寒,这份恩德,斯民念念不忘。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个世界,确有许多我们一直在看却总也没有看到的东西。事物之间相生相克,牵连依附,其中必有某种不为所知的因缘。

  最卑贱的草,却给了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温暖,有些伟大深藏不露,却常常被我们忽略。讲述一把草的历史,无非是告诉那些衣食无虞的后人,曾经有一段难熬的岁月,是在草的陪护下度过的,百姓管它叫“宝”,并心存感念。细想一下,它配得上这样的敬重。

  就在那些僻静的村落,常年与草为伴的手上,原来也有“清风吹空月舒波”的美妙。他们让一根草有了灵性和生命,有了诗情画意。

  白驹过隙,寂寥了多年的乌拉草重又被人们捡起,这回不再替穷人驱寒除臭,而是被梳洗打扮成精美的艺术品,走进了都市的繁华,接受富贵人家的赏悦和赞美,或许还会登大雅之堂,漂洋过海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但它终究是乌拉草,必然还要长在长白山这片深山老林,与山川河流为伍,与百姓厮守着岁月。这个缘分,也许早已命中注定。

  孔子说过: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百姓眼里,这乌拉草可能比芝兰还要金贵,因为它的幽香是浸泡在血脉里的。

  春绿秋黄,此情悠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城市晚报 2013年11月30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紫禁城里叫蝈蝈
下一条: ·“立夏祭冰神”与民间剪纸的祭祀功能
   相关链接
·[任砚泽]《断魂枪》反映的传统技艺传承困境·[李丽楠]从隐喻到反身性
·[李华文]从官帽顶石演变看元明清时期多民族物质文化交流·[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徐媛]传统技艺类“非遗”中的身体研究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李滢钰]性别视角下的广西瑶族服饰传承发展研究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宋双意]河口瑶族服饰调查研究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周雨童]诗意空间·地域色彩·传承发展
·[孟子凡]机械参与生产的非遗传统技艺·[谌红雨]布依族服饰图腾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浅析
·[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任晓波 刘刚]文山壮族服饰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调查研究
·[胡玉福]传统技艺类非遗保护标准研究:以鲁锦项目为例·逾两百项中国非遗传统技艺黄山斗艳 非遗文创产品受捧
·[仵军智]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与市场开拓研究·中国西藏摄影及非遗文创服饰展在蒙古国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