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许多地方已经自然而然地、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地开始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当下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大众的居住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然而,人民群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没有根本变化,在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在遵循保护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科学保护手段的创新,使得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由于在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不断增强,文化素养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氛围。。
武汉市汉阳区的江欣苑社区是个新兴的社区。在武汉市新一轮的规划建设中,沿江聚居的渔民不再打鱼了,在实现产业转型的同时,几个渔村合并成立了新的社区。这个社区拥有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龙,社区的党委和管理部门非常重视这个项目的保护。经过多方努力,社区利用原本可以用于商业服务的1万多平方米的门面房,组建了“武汉高龙博物馆”“武汉高龙制作传承培训部”“武汉高龙生产制作部”“武汉高龙表演培训部”等,还组建了10多支高龙舞龙队,老中青传承人多达300余人,常年开展活动,使“高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2012年起,又以国家级项目“高龙”的保护为基础,将武汉及周边地区的几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社区,为传承人提供优惠条件,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园”,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和其他地方的兴趣爱好者前来拜师学艺,为社区民众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勃勃生机,风气为之一新。
与之不同的是上海市徐汇区的枫林街道,这是一个以高科技和医学生物学为特色的街道,辖区的建筑和道路有着浓郁的现代化气息,却拥有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剪纸”。街道为了这个项目专门建了一个展览厅,并以此为阵地来举办各种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活动。这个街道的年度可支配收入很高,但用度也很大,可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则舍得用钱。请专家、搞活动、出画册,都是由街道出面张罗。街道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传承活动在这里一直受到欢迎,许多有着高科技背景或海外留学背景的人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这些活动。不同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丰富了枫林街道居民的文化生活。
这样的社区和街道,在全国还有多处,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地增加。据调查,现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无论是祖辈生长在城市中的居民,还是“城镇化”之后的新居民,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依托着老祖宗留下的知识,冷静而又智慧地对传统文化实施科学保护,又以不同的方式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宣传和弘扬。这种人民群众自发、自主参与,政府因势利导的保护案例和经验,值得重视,需认真总结,在有条件的地方应予以推广。
以人的活动为主要传承途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基本特征。社区和街道民众的积极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可靠的动力来源。江欣苑和枫林街道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代表性传承人的示范和指导下的民众参与,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到真正保护的关键;而代表性传承人和民众的传承行为的耦合和同一,则是检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实,作为历史的产物,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自然地应对各种社会条件的变化,成就了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各民族群众朝夕相伴,在创造和丰富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众生活的血肉联系,决定了民众参与所具有的历史和逻辑的合理性。在当代,民众积极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恢复与重建具有丰富价值内涵的生活方式,应当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年7月28日第8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