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陈斐]读赵子贤先生《西和乞巧歌》
  作者:陈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15 | 点击数:7280
 


  赵子贤先生是我从小就非常钦慕的知名乡贤。小时候,听外公刘朝宗多次说起他为老百姓的事仗义执言、不畏强暴,检举、反对民国县长王汉杰及劣吏彭仁山、齐牖明等互相勾结欺压百姓、搜刮钱财,以及为解放西和所作贡献等事迹,不由心生钦慕!最近,读完由他纂辑的《西和乞巧歌》(香港银河出版社2010年版),对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化功绩有了进一步了解,心中的钦慕之情又增加了几分!

  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国很早就有在这天“乞巧”的风俗,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已有记载。今天,数甘肃西和、礼县流传的“乞巧”风俗最为隆重,持续七天八夜的时间。而且礼县东部和西和县北部大半个县的个村庄,城内各巷道都要“坐巧”,形成一个一个的乞巧点。正都靠近秦人发祥地大堡子山,分布在漾水、西汉水上游之地。我在西和长大,在我的记忆中,“乞巧”对于女孩子而言是比过年更为盛大的节日。每年六月下旬,同一巷道或村社的未婚女孩子就开始准备新衣裳,商量“乞巧”事宜,如“巧娘娘”(织女)“坐”在谁家等。到了三十,女孩子们打扮一新,去城里的纸货店“请”“巧娘娘”,“请”来后贡在正屋的桌子上,献上瓜果点心等贡品。等到夜幕降临,她们就点着香蜡纸烛,唱着歌举行“迎巧”仪式。此后至七月初七“送巧”,女孩子们唱着自编的歌词、跳着自编的舞蹈昼夜“乞巧”,并到其他巷道或村社“行情”——交流歌舞表演。“乞巧”的主体是十几岁的未婚女孩子,但一些成年妇女也热心地前来指导、帮忙编歌词。男孩子则艳羡地在一旁观看,有时为了引起注意会来些小小的“恶作剧”。这往往会碰出爱情的火花或牵起婚姻的红线。七月初七清晨,女孩子们盛装列队,到附近的泉中汲回第一桶水。晚上,她们唱着歌将取来的水倒进碗中,掐下早已生好的“青芽”(一般是扁豆或小麦芽),投入水中,根据投影占卜巧拙。若投影像一根绣花针或剪刀、花样儿,则预示着“巧娘娘”会保佑这个女孩子心灵手巧,针线好;如果投影像锄头或剜菜铲子,则预示着将只会干农活或寻猪草喂猪,等等。姑娘们是一面投青芽卜巧一面唱。卜巧结束之后,又集中地唱歌、跳舞。因为此夜是当年“乞巧”的最后时刻,她们往往最放得开:唱到动情处,不禁泪花闪烁;跳到兴奋时,甚至浑身颤抖。就这样唱啊跳啊的直到深夜,女孩子才将端午节挽在手腕上的“手襻子”(一般是红头绳)解下接起来“搭桥”,依依不舍地到河边焚化纸像,送“巧娘娘”上天与牛郎相会。

  现在,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2007年,西和县被中国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县的“乞巧节”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子贤先生纂辑“乞巧歌”的1936年,大多数人把“乞巧”不过看做是小孩子闹着玩儿的游戏。(即使在时隔半个世纪后,幼小的我仍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态度和氛围的延续。)子贤先生之所以能慧眼识珠,与他过人的学识、阅历不无关系。他1924年考入陇西师范,1926年加入冯玉祥国民军,历任司书、军法官等。北伐失败后,入开封无线电专门学校学习,后又到天津进修无线电机械学。在这期间他也读了一些五四运动以来宣扬自由、民主、科学及有关新文学运动的书籍。次年他应聘返兰州,在马鸿宾部电台工作,同年随台迁银川,期间同一些进步人士接触。1933年母逝奔丧回家,先后在西和县民众讲习所、鼓楼南学校工作,以宣传“三民主义”和科学知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为职志。《西和乞巧歌》即是他在鼓楼南学校任教期间,组织学生搜集并亲自整理的。

  子贤先生并没有把“乞巧”看做“小孩子闹着玩儿的游戏”,而是看到了其中反对封建礼教的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他认为乞巧活动“给女孩子一个走出闺门、接触社会的机会,在古代是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表现,在今天是一种对社会一些问题发表看法的方式。既反映老百姓之心声,也是存史,同《诗经》中的诗有同样的价值。”(《序录》)子贤先生纂辑“乞巧歌”的意义,正如著名民俗学专家刘锡诚先生所云:“就他所发动的这次民歌收集工作而言,却无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激发起来的、又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之一翼的歌谣运动在陇南地区,甚至在大西北地区,结出的第一个重要成果。”“第一次记录了农村姑娘们所唱的歌诗,也就弥补了自《诗经》、《乐府诗集》以来陇南一带的民间风诗在诗歌史和民间文学史上的阙位,因此可以说功莫大矣。”(《序》)十分重视“乞巧”节俗的西和、礼县一带是秦人的发祥地。子贤先生把“乞巧歌”比作诗亡后的正声、《秦风》的余响:“莫谓诗亡无正声,秦风余响正回萦。”在所录歌词的编排上,亦仿照《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凡反映男女婚姻与社会风俗者为“风”,细分为“家庭婚姻”、“生活习俗”、“劳动技能”三篇;涉及时政新闻与咏唱传说故事者为“雅”, 细分为“时政新闻”、“传说故事”两篇;用于乞巧仪式及歌颂巧娘娘者为“颂”, 细分为“坐神迎巧”、“礼神乞巧”、“看影卜巧”、“转饭送巧”四篇。对于曲调简单、流传地域有限且难辨源流的“乞巧歌”而言,子贤先生以内容为准的编辑方法无疑更加切实可行。

  “乞巧歌”大多为即兴而发的自编歌词。其中,反映女子婚姻不自主、受婆婆丈夫虐待等悲苦命运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它们由于有着深厚的生活基础,是封建礼教、习俗压迫下女子的血泪心声,因而最为感人。正如尼采所云:“一切文学,余喜以血书者。”子贤先生亦对它们给予了很高评价,在搜集时特意彰显出来,并题诗表达了对女子悲苦命运的深深同情:“纸上心弦神鬼惊,女儿悲苦意难平。出脓出血刑半死,嫁狗嫁鸡判一生。乞巧难求厄运少,及笈似向峭崖行。亭亭碧玉家中宝,父母谁闻唱巧声!”

  这里略举几首:

  北山里下雨南山里晴,势成(生成)女子不如人。四岁五岁穿耳环,七岁八岁把脚缠。十一二上不出门,媒人登门问行情。六尺花布一瓶酒,打发女儿跟着走。侍候阿家(婆婆)把花扎,挨打受骂养娃娃。只让喝汤不给饭,一点不对让滚蛋。

  热头(太阳)出来一盆火,放下纺车摘豆角。一笼豆角刚摘满,娘家哥哥在路边。干垄(地埂)上面刨一把,说声亲哥你坐下。眼泪一双唰唰下,亲哥听妹几句话。 鸡叫头遍去推面,一面打盹一面转。鸡叫二遍把水担,路又远来桶又宽。鸡叫三遍要上坡,崖上山上砍柴火。喂牛喂猪蒸馍馍,抱上湿柴去烧锅。一口两口吹不着,阿家骂我像猪猡。流着眼泪吹着了,头发眉毛燎着了。男人(丈夫)过来脸上打,阿公(公公)过来拔头发。阿家把我的嘴撕破,小叔子过来揪耳朵。 哥哥一听也伤心,拿了手背揉眼睛。你男人他是年轻人,一年半载会老成。阿公阿家老人家,三年五年过世家。挺住身子咬住牙,过后你也当阿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2014年08月14日 14:56:39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刘宗迪]天文学史上的“织女”与“牛郎”
下一条: ·[崔华林]这是一幅民俗学术风景画 以“回忆”为主线拼缀而成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
·[刘婧]仪式感与在场:七夕作为传统节庆的现代化重构·[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加俊]老妪有所依:在七夕民俗传统中凝聚和维系群体认同·[程安霞]景观化:旅游场域中传统节庆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向
·[陈长虹]七夕节、巧女神与九子母·[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郑雅婷]执子之手:从奶茶营销看新时代七夕情人节·[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穆昭阳]从文本述说到述说文本:七夕文化传播的实践路径与演绎意义·[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文创融合,国民游戏推动苏绣文化再“出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