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潘木岚]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
  作者:潘木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8-14 | 点击数:15031
 
 
“金龙峒傣人男子现均改穿汉装,年纪较大的穿对胸上衣,与一般汉、壮族农民无异,……,据说在四、五十年代前,傣人男子的衣着与现在不同,包头巾、上衣长过膝、右衽、袖窄,与越南人无异。……傣人妇女的发式,与当地汉、壮妇女的发式均不同,头发先束成条状,用绿色丝巾或花布卷好,然后绕头一匝,俗称为“砧板譬”,发外再包黑头巾一条。……青壮年妇女穿右衽或对胸的短内衣一件,外穿无领右衽长过膝、窄袖的上衣,……,腰间再束以长腰带一条,带结打在背后,带段下垂,……”[16]
 
“金龙峒傣人与越南傣人在文娱活动上,基本上是相同的,找不出什么区别。”[17]         
 
“傣人不论男女,均喜欢歌唱。……此外没有民族舞蹈,也没有作文娱用的乐器。”[18]
 
以上引文所述情况与我们调查的情况相符:“金龙的女子穿长衣”为龙州地区的一大特色;侬峒节为板烟、板池所特有;“叮”虽为乐器,但是作为神圣的法器存在而不是文娱之物,且没有和防城、凭祥等地所谓的“天琴舞”。
《调查》载:
 
F“金龙峒的傣人、信奉佛、道两教。据老年的人说,佛教是傣人早期的信仰,从他们日常的宗教活动和宗教活动者的种类来看,可以看出他们所说的话是有根据的,目前傣人尚存有本民族所特有‘坊公’和‘魓公’两种,……由于长期的文化交流和各族间的相互影响,有些原为傣人所特有的风俗,也为他族所吸收,而他族的风俗也可能为傣人所吸收,变作为本民族的风俗。正如傣人的老年人所说的:“在很久以前,我们傣人是不信奉道教的,也没有‘道公’这个名堂,后来看见邻居在五联乡的壮人,做起道来很好看,傣人便有人喜欢学道了”。傣人拜侬人(壮人)的道公为师父,学道以后,才有道公出现,但是傣人何时开始与侬人学道的,他们已记忆不清了。因为傣人的‘坊公’和‘魓公’是念越南的经书的,而侬人的道公是念汉文的经书,……”[19]
G“魓公”:……。是傣人特有的宗教活动者之一,但所作的法事与侬人的巫公完全无异。法事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生产、生活、生育等三方面,与道公不同。傣人有句很流行的谚语,“道公送命,魓公救命。”由此可看出两者活动范围及分工。魓公有与巫公相别的经书。书是越南字(字喃)。作法时,口读越南音,头戴尖帽,(俗称戴顶),身着红色法衣,坐在地板上,手弹二弦琴,左边脚的大拇指挂着一串铜环,头拜身摇,口喃经书,音与琴声相应,墙上挂有佛像,……(注:见《调查》第133页“傣人的宗教活动种类”。《调查》记载:傣人的神职人员除魓公外,还有坊公:主事丧葬;仙公:做法降神、求平安、问祖先等;密公:做法治病;道公:傣人的道公是向壮人学来的,仪式均与壮人的相同,道公的唯一活动范围是在丧葬方面。)
 
可见,如承认金龙峒农、李二姓的族源为傣人,“叮”则为傣人独特宗教仪式活动中的法器,而“此法传至越南”(见编号为F的引文及注释)应是指傣人迁至金龙峒定居后带来的宗教习俗等文化,而在长期的民族交流和融合中,傣、壮文化互相影响、吸纳,出现今天的佛、道、释及多神结合相杂的民间宗教信仰文化,那么按现有的线索推测,“叮”在桂境内最早应不超过宋以前出现,但在查阅唐至元的记载广西风土志的相关文献(注:所查阅的文献指:《北户录》三卷:【唐】段公路撰;《桂林风土记》:【唐】莫休符撰;《领表录异》:【唐】刘恂撰;《桂海虞衡志》:【南宋】范成大撰;《岭外代答》:【南宋】周去非撰;《刚中观光稿》:【元】陈孚纂;《赤雅》:【明】邝露撰;《广西太平府志》:【明】甘东阳纂;《粤西笔述》:【清】张祥和撰。)中,民间宗教或异志门中,多以“鸡卜、蛊毒”等记之,未见有“叮”“鼎”的记载,如此属较“奇异”或特有的风俗,应会有所涉及,因此这里可能存在三种情况:一、流行地域不广且较偏远,不易被著者所发现;二、此时的“叮”未曾出现;三、尚未传入龙州境内。
综上所述,“猥云传自交趾,其信然耶抑盘瓠之流传耶”可推测得:“叮”在汉代已然出现,但流传范围应是在现今的越南境内,至明代,传入桂域,而据现有的考证,“叮”传入龙州应从1803年上溯到明代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此外,“叮”还应属于西南百越民族本土的乐器,《壮族风情录》关于“叮”的起源也持此观点。(注:此观点是根据“叮”的制作材料及与周边若干民族相似的乐器的形制、流传地域之比较所得,即“叮”或为完全出自壮族自己创造,成为西南地区古代各族原有的东西。)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民族历史在歌声中存续
下一条: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
   相关链接
·[金书妍]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文化品牌营造方略·[梁碧容]浅析龙州县天琴文化建构
·[陆慧玲]广西壮族天琴现代唱词浅析·[潘秀波]黑色的锦鱼——访壮族布傣群落天琴姑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