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了重要演讲,向全世界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丰富内涵,展现了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习主席提出了重要的论断:“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习主席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合作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经典古语和俗语详细阐释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文明发展的基本观点:不同文明之间应当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外文明的发展历程都证明:在尊重多样性前提下的平等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习主席强调:“只要世界人民在心灵中坚定了和平理念、扬起了和平风帆,就能形成防止和反对战争的强大力量。”“人们希望通过文明交流、平等教育、普及科学,消除隔阂、偏见、仇视,播撒和平理念的种子。”“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
历史上,人类各个部族、民族、国家、地区之间曾经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和暴力冲突。如果从其社会历史根源来分析,往往有不同程度的文明冲突的因素在内。文明冲突的前提是文明之间存在差异,但文明的差异并不必然导致文明的冲突。习主席强调:“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中西方文明本质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而不是此消彼长、水火不容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到:“如果要使被西方搅乱的人类生活重新稳定下来,如果要使西方的活力柔和一些,成为人类生活中依然活跃但不具破坏性的力量,我们就必须在西方以外寻找这种新运动的发起者。如果将来在中国产生出这些发起者,并不出乎意料之外。”
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我们既要看到各种文明之间差异、矛盾的一面,更要看到统一、共存的一面,尊重差异、求同存异是文明间对话交流的基本准则,是消除猜疑、沟通思想的重要途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必由之路。
习主席在演讲中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一脉相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
和世界上很多长期持续发展的文明体系一样,中华文明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度的开放性。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己欲立而立,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念,这些中华文明处理与外来文明之间关系的伦理原则,集中体现了不同文明的多样、平等和包容的基本观念,有益于形成相互借鉴、开放包容以及和谐共生的文化传统。
中华文明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积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17、18世纪,中国文化以耶稣会士为媒介、以礼仪之争为契机,大规模传入欧洲,被伏尔泰、霍尔巴赫、魁奈等法国启蒙思想家所运用,成为欧洲思想启蒙的重要养料。其中,被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称为“欧洲的孔夫子”的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他特别推崇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评价其“与牛顿地心吸引力原则同样具有普遍性”,将来自古老东方的道德规范与近代欧洲文明的诞生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正如英国学者赫德逊指出的:“如果希腊决定了欧洲的形式和方向,那么亚洲的成分在总体结果上是和希腊文化不可分地溶合在一起的。其中一些成分已经如此之彻底地被同化,以致人们已经忘记了它们源出于亚洲。”
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不同文明间相互交流和融合愈加紧密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更需要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接触、对比、交流中增强文化定力。我们不但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科学性、优越性,也要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一切文明的有益成果,实现“洋为中用”。
北京市海淀区 任羽中 李勰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4年05月28日 08 版)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