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王正华]拉祜族服饰文化概述
  作者:王正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04 | 点击数:10387
 
服饰的发展与纺织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据口碑历史传说,拉祜族可能在古代就掌握了较高的织染技术。拉祜族迁徙史中提到的“咩耻厄波”,意为“洗麻塘”,当即三国至唐代拉祜族聚居苍山洱海一带时洗麻织布制作服装的地方。创世史诗《牲帕密帕》(开天劈地)中也有种植棉花、纺纱织布、染布缝衣等内容。拉祜语称棉花和木棉为“莎拉”或“理莎拉”,因此史诗中提及的“莎拉”认为是棉花。有学者称“云南是木棉的故乡”,但这种木棉非攀枝花,也非草棉,而是云南特有的一种木本棉,属锦葵科植物。果实纤维能作纺织原料。(14)拉祜人曾用木棉为纺织的原料,棉花的种植历史短于认识和使用木棉的历史。
近代澜沧江西岸各地拉祜族妇女普遍会纺纱织布。据说拉祜族学会纺织技术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15)纺纱工具主要是手摇木制纺纱机。纺织工具主要有腰织机。织布前在地上栽四根木桩,搭成一个架子,把一个形如篦子的东西绑在木架上。“篦子”下面装一个木框,防止线团下掉。织布时把棉线排在“篦子”齿上,线的一端系于木桩,另一端则拴在腰上,呈经线,用一个中间厚两面薄的精制小木板横穿经线,用手穿梭,然后用打纬刀(木或竹制)打紧。用这种方法织成的布幅窄,一般只有2-2.5市尺。
“拉祜人将自制的白布染成青兰、蓝、红、黑、灰等各色,多数喜欢用植物原料靛兰染成青兰色和黑色。染料有传统的配方,有的从其他民族购买(五十年代以来由政府贸易部门供给)。自制的土布缺乏机织布那种精致、美观的特征,但它的优点是牢实耐用,柔软暖和,适应拉祜地区的生活环境,因而深受拉祜人的宠爱。但由于近代拉祜族社会还未出现专业纺织业,生产的目的是自给,纺纱织布主要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加之纺织工具简陋,生产效率低,多数妇女每人每月只能织出5庹布(约2.5丈),只能供一人穿用,月最高效率也只能生产20庹布。(16)因此,自制的土布远不能满足拉祜人民的生活需要。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拉祜族地区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交通条件明显改变,各种机织布、时装和缝纫工具大量输入拉祜地区,从而加速了拉祜族服饰的急剧变化。
(三)现代拉祜族服饰类型 现代拉祜族服饰分男子服饰和妇女服饰两大类。拉祜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全民性,即服饰不因等级的不同而有区别,从上层人士到普通百姓,他们的服饰都是统一的。现代拉祜族服饰分述如次:
1、男子报饰:拉祜族男子服饰保留了传统服饰的特点,它主要由短衣、对襟上衣、右襟上衣、长裤(大裆裤)、包头、圆形小帽(无沿帽,分成人型和儿童型)、织锦挎包等组成,过去赤足,现普遍穿布鞋和胶鞋。
2、妇女服饰:拉祜族妇女服饰既保留了传统的特点,又有了新的发展。妇女服饰可以具体分为长衣长裤型、短衣统裙型和长衣统裙型三种。
(1)长衣长裤型。绝大多数地区的拉祜族妇女服饰,无论老幼都由长衣、长裤、包头、织锦挎包等组成。有的还加上彩色腰带和脚统。
(2)短衣统裙型。思茅地区的江城、景谷、澜沧和临沧地区的双江等县的大部或部分拉祜族妇女服饰主要由右开襟短领、袖窄而长的短衣、统裙、包头、织锦挎包等组成。统裙、短衣分成年型和少女型。总的分为劳动(生活)型和节日(社交)型。
(3)长衣统裙型。长衣和统裙的纹样与上述相同(17)。
 
二、拉祜族服饰的制作工艺
 
拉祜族传统服饰的制作,讲究独特的裁剪技术、刺绣技术和空间安排。裁缝工具如针、剪刀等从其它地方购入。早期拉祜族男女短衣皆由四片青兰布或黑布缝合而成,用布条结衣扣,制作简单。长期以来,男子服饰没有大的变化,要么完整地保留着传统的特点,要么改穿时装。妇女服饰则与此不同,它经历了从简到繁,从单调到五彩斑澜的变化发展过程。当初妇女服饰裁缝简易,色彩单一。随着织染技术、裁缝工具的不断完善、服饰制作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之审美观念的不断变化等等,人们就有能力美化服饰。于是出现了用各色布块及彩带等组成的美丽的几何形图案装饰在斜开襟边沿、背肩、胸围等部分的长衣和短衣。白银在拉祜地区流通后,独具慧眼的拉祜银匠将白银加工成各种精美的银泡、银吊子、银钮扣、银手镯、银项圈、银耳环等等。它们成为拉祜妇女喜爱的服饰用品和首饰用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促进彝族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
下一条: ·冲突-协调:云南山地城镇化的冷思考与热动力
   相关链接
·[杨雪]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特性及其现代传承保护·[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2018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黄静华]拉祜族史诗的生长和延展:书写文本的意义阐释·邓莉丽:《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
·[王丽清]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传承场域探究·[贾蔓]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黄静华]作为民俗生活实践的拉祜族“厄莎”叙事·[黄璜]拉祜族“古根”演述者的个案研究田野报告
·[艾菊红]文化再生产与身份认同: 以澜沧拉祜族的旅游业发展为例·[黄静华]史诗文类视角中的拉祜族“古根”叙事传统
·[原源]异乡田野考察记·[高健]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变迁:以拉祜族“牡帕密帕”和佤族“司岗里”为例
·[杨正权]论祖先崇拜与西南民族服饰文化·[张世富]80年代以来云南西双版纳四个民族心理调查研究
·[李根]拉祜族传统宗教文化特点·[胡敬萍]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
·[苏翠薇]拉祜族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意识初探·[晓根]拉祜族传统居室文化特点及其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