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黄鈜]从黎语词汇看黎族社会的发展
  作者:黄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5-07 | 点击数:24681
 

 

黎族是海南岛上的最早居民,其先民是由大陆迁移到海南岛定居的。①迁居之前,它与现在的壮、傣、侗、水等民族的先民都是古代百越(又称百粤)族群。百越族群历史上曾经活动在长江以南的辽阔地区。春秋战国以前,中原汉族与百越民族的来往,主要局限于靠近中原地区的部分百越支系。岭南地区的骆越、西瓯等,当时与汉族联系尚未密切,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并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后,岭南一带才正式归入中国版图,骆越、西瓯才与中原发生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种种联系。历史文献,如《史记》,才有大量关于西瓯、骆越民族活动的记载。百越族群及其后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没有记录本族语言的文字。因此,所谓历史资料,指的是散见于多种汉文史籍中的有关记述。黎族迁居海南岛的下限时间至迟在秦代以前,但古籍中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几乎是空白的。
要想从零星的历史资料和有限的考古资料去了解有关侗秦语诸民族分化时的社会状况是有困难的。因此,必须寻找新的研究途径和新的研究方法。语言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记载着社会的变化和历史文化的情况,从语言的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发展的概貌。本文准备通过对一些基本词汇的比较,来探讨黎族迁居海南岛前,与早期侗泰语诸民族的一些社会文化背景。语族同源词,是同语族的人们在分化之前就产生并共同使用的词汇;分化后,这些词汇在语音上或继续保留原来的特点,或改变了其中的某一成分,但其变化是有规律的。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共同来源。由于同源词在语言的词汇体系中出现最早,并且保留在分化后的亲属语言里。它们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无疑地,对这些“语言化石”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于早期社会的面貌或史前时期的状况。当然同语族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差异词,这些差异词,一般是部落或部族分化后产生的词汇,其意义只能当作反映,部落分化后社会文化的标志,不能像同源词那样,直接表明分化前部族的社会状况。但是,它们的价值与同源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能起到间接说明或反证的作用。
黎语与侗泰语族诸语言差别比较大,因此,单列为一个语支。但是,通过比较,不难发现黎语和侗泰语族诸语言有一定数量的同源词。例如:
这些词汇中,黎语的双唇清塞音p与壮语、临高话、傣语的双唇鼻音m以及水语的清化鼻音m、侗语的唇化舌根音Dw相对应,韵母和声调也基本一致,说明这些词主要来自原始侗泰语。据有关学者对黎语与大陆上的侗泰语诸语言同源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因分化的历史年代较早,保存下来的同源词数量较少,不超过二百个。这些同源词主要是人体各部位的名称,各种各样的动物称谓以及反映自然界里最常见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其中,动物称谓方面的同源词占的比例最多。下面这些动物各称的词,显然是黎语与侗泰语其它语言共有的同源词。这些同源词均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早期侗泰语先民所处的自然环境。例如:
这些词是早期侗泰语民族的社会生活处在狩猎阶段时,就已经使用了。《广西通志》所载:“岭南山川盘,气聚不易流泄,故多风雾多瘴,人感之多病,膨胀成蛊,俗传有啐百虫为蛊以毒人。”②正是古代岭南自然环境恶劣的真实写照。黎族的先民尚未迁居海南岛前,便同大陆的侗泰语各民族的先民,一起进行了对岭南的开发。他们依靠简单的劳动工具与险恶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动物野兽进行斗争。在生存搏斗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虫类、动物;同时捕猎到许多野兽,有时捕得太多,短期内吃不完,便把剩余动物,如猪、狗等豢养起来。因此,开始出现了家畜饲养,反映在语言里,就有了许多有关虫豸、禽兽等名称的词。
近些年来,关于亚洲稻作文化的起源问题,学者们认为在东南亚地区和我国长江以南,特别是岭南一带是亚洲水稻的发源地。而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在秦汉以前主要是百越民族居住的区域。因此,我国的稻作文化与侗泰语族的先民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在黎族迁居海南岛前,侗泰语族的先民是否已开始了对野生稻的栽培呢?历史文献对此没有提供可分析的材料,而“语言化石”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线索。先看下面的词例: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清华]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
下一条: ·灾害社会学:努力让人类不做灾害的被动承担者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
·[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周波 李扬]家谱中的女性书写变化与社会结构固化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张寒月]妇女、传统手工业与民族地区新内生发展
·[扎西卓玛]礼物与仪礼·[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吴南]从“非遗”周公庙会实践探讨道德在民俗学知识建构中的意义·[王媖娴 常秩豪]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的纠纷调解
·[王森燕]浅析凉州贤孝的社会文化功能·[申志明]传统社会地方“八景”的建构、特征及其功能
·[邵雅琪]黄石的女性民俗研究:社会制度的性别批判·[彭相炫]从“制造非遗”到“非遗制造”:大方漆器的社会交往关系
·[宁文忠 蒋青芹]民间传说在地域社会中的流变·[孟令法]社会需求与信俗治理的失衡:民间信俗空间当代兴废的政策反思
·[马骁]从乡村到城镇:民间信仰的时空转变·[刘钦泉]赣闽粤边客家宗族的民俗与区域联系网络述论
·[洪陈方洁]头家理事会与宗族社会治理机制的当代自洽·[崔茜]农事年画的产生原因探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