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未来的两大观念
“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
面向未来,两大观念的重塑尤为关键。其一,提高对非遗保护使命的认识。1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数次巨大的冲击,中国当代城镇化进程是最为切近的一次。作为传统文化基因的携带者,非遗如何在自保的同时,担当起对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们正在陆续推出相应的扶持计划,如针对随着传统古村落的消失而渐行渐远的民俗、传统手工技艺与地方戏曲的保护计划。我们需意识到非遗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质成果,其蕴藏在这些物化形式背后的精湛的技艺、独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精神蕴含等,更是非遗的本体。例如,古琴艺术,我们看到的是古琴和演奏家,而构成真正意义上非遗的,是我们看不到的古琴的发明、制作、弹奏技巧、曲调谱写、演奏仪式、传承体系、思想内涵等等。如古琴艺术,很多非遗项目虽然通过物化的形式得以呈现,但其价值主要依赖传承人口传心授。也正因此,非遗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技术、技能的高超、精湛与独创性,重视人的创造力,以及通过非遗反映出来的该民族的情感及表达方式、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等。这对于我们复兴先进的文化传统尤为关键。其二,对于已成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性保护”,我们需要深化对其内涵与外延的研究。在提出“生产性保护”以来的这3年中,已有两批共98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向社会公布。不过,生产性保护不仅仅意味着茅台、五粮液酿造等物质层面的技艺传承,还应拓展到对舞台艺术等精神产品的生产性保护。同时,需认识到生产性保护不等同于工艺品的工业流水线生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所述,非遗保护要“合理利用,适度开发”,不是为了保护而保护僵化地留住历史,更不是在市场经济进程中过度开发。非遗项目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核心技艺要防止机器化和规模化生产,选徒带徒有其自身特性和要求,不可随意改变,生产性保护之路也需多彩多样:如多个非遗项目的综合性保护、单个项目的深度保护、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的保护模式等等。
“了解过去的一千年,是为了更好地建设未来五百年”。非遗同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石。非遗保护的真正目的,在于面向未来的传承文化传统,在于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创新与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动力。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少年时,祖父教我这首《二十四节气歌》,开启了我感知世界的新视角;多年后,我的孩子在城市的春天里唱念这支歌。生命,不正是因为这样的点滴传承,晕染出融融暖意吗?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不正是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吗?
可以相信,在全社会的关注和呵护中,承载着中国传统与中国智慧的非遗将在未来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4-5-6 第3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
|